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無麩質飲食怎麼選? 營養師推6大類食材

無麩質飲食怎麼選? 營養師推6大類食材

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為了預防過敏、發炎,越來越多人選擇吃無麩質飲食,但該如何選擇才健康?營養師張宜婷表示,避開小麥製品的少麩質飲食,建議以新鮮、天然為原則,並且注意食材是否多樣性。​只要沒有嚴重腸道過敏的狀況,並不需要非常嚴格的完全無麩質,避免增加過多飲食限制導致挑選食物的難度增加線上真人博弈

張宜婷在臉書專頁「營養小桃氣-宜婷營養師」發文指出,麩質又稱為麩質蛋白、小麥麩質、麵筋等,是存在於穀物中的一種蛋白質,在人體腸道中無法被消化吸收,存在於麥類像是小麥、大麥、黑麥、北非小米還有部份燕麥中。

張宜婷進一步說,「無麩質飲食」就是不吃含有麩質的食物,上述的麥類製成的食物中都含有麩質,像義大利麵、披薩、啤酒、蛋糕、麵包、餅乾與蛋糕等精緻食物,而台灣常見含麩質食物有麵條、餅皮、麵包小麥製品等。將這些食物改以馬鈴薯、玉米、米類等不含麩質取代就是無麩質飲食。

誰適合無麩質飲食?張宜婷表示,大約1%的人吃了麩質後會產生麩質過敏,又稱乳糜瀉,不過麩質過敏常見於歐洲族群,尤其是白種人女性,在亞洲黃種人身上則完全不會發病,且亞洲主食大多是無麩質的米食,因此幾乎不會發生乳糜瀉這種嚴重的麩質腸道過敏。

不過,張宜婷說,因為麩質在腸道內無法消化吸收,現代飲食逐漸西化、麩質攝取過多,有越來越多人的身體被誘發傾向容易發炎。所以在近幾年,提倡無麩質飲食的好處聲浪已經越來越高。也有很多戒除麩質後皮膚狀況改善、過敏改善的反饋,這些也都是與身體長期慢性發炎可能有相關的症狀。因此越來越多人即使沒有嚴重的麩質過敏,還是傾向使用少麩質或是無麩質飲食。

飲食份量、時間不對 仍無減重效果
張宜婷強調,無麩質飲食其實是減少了飲食內可能導致發炎的成分,若吃東西的份量、時間、總量不對,仍然沒有減重效果,甚至有人會誤解無麩質熱量較低,因此吃了太多的無麩質蛋糕、餅乾等,這些還是較精緻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容易讓飲食餐盤失衡,進而影響體態、體重管理。不過無麩質飲食的概念與部分減重類似,希望減少精緻的小麥製品,所以開始嘗試無麩質飲食是有可能因為少吃了之前頻繁攝取的麵食、小麥製品而讓體重有微幅的改變線上真人博弈。

無麩質飲食該怎麼吃?
張宜婷表示,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明確規範,食品中麩質含量不超過20ppm (百萬分之一) 的食物即稱為無麩質食品,並規定食品中原料非以下情況才可標註為無麩質:含有任何型式的小麥、大麥、黑麥或這些穀物的雜交種;原料來自於這些穀物,且未加工移除麩質;原料來自於這些穀物,且麩質經過加工移除,但最終食品中仍有20ppm以上的麩質含量。

此外,若食品本身原本就不含麩質,如蔬菜、水果及蛋類等,也可標註為無麩質。但台灣目前並未針對無麩質飲食有明確定義。而部分加工食品,如調味乳酪、臘腸、裹粉魚類、額外加糖水果、霜淇淋、巧克力、醬料、調味料等,因為食品添加物,如乳化劑、增稠劑等也可能含有麩質,所以加工食品中也有很多非以小麥為主的食物是含有麩質的。

不含麩質的6大類食材
●小麥、大麥以外的穀類、根莖類:稻米、玉米、小米、馬鈴薯、地瓜、藜麥、蕎麥、薏仁等,或是標示有不含麩質的燕麥。

●各式新鮮蔬菜、水果、肉類、海產類、蛋類。

●未加工或加工較少的鮮奶、起司、優格、奶酪、優酪乳。

●植物油、奶油、堅果等油脂類。

●非麥類製成的酒精或是蒸餾酒:如葡萄酒、琴酒、萊姆酒、龍舌蘭酒、伏特加、威士忌、水果酒以及標示無麩質啤酒。

●特別經過加工去除麩質且標有「不含麩質」的麵粉製品:如鬆餅、義大利麵、麵包等。

張宜婷提醒,一般人只要少麩質,對於減少身體發炎、減重,就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假使身體狀況真的需要限制、戒除麩質,就要多留心食材的選用線上真人博弈。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