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國內研究:大腸息肉冷切除 出血少

國內研究:大腸息肉冷切除 出血少

國內研究:大腸息肉冷切除 出血少

大腸鏡安全與否,影響民眾檢查意願,台灣6間醫療院所納入逾4000名受試者進行實驗,結果顯示,在切除息肉後發生出血,熱切除組比例1.5%,冷切除組僅0.4%、堪稱「完勝」,這一實驗近期更登上美國內科醫學會官方期刊。

團隊指出,大腸息肉採冷切除(cold snarepolypectomy,不通電方式),過程需要時間更短,術後至急診、需住院比例低;小於1公分息肉採取冷切,將來會變成醫療常規、臨床準則,台大醫院等已漸進將其納入標準治療(Standard of care);熱切則較適用於大顆息肉。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邱瀚模,介紹顛覆大腸鏡治療息肉傳統思維的「冷革命」實驗。

邱瀚模指出,大腸鏡切除息肉,傳統上均以金屬線圈套住病灶後,通電切除,通電除了較容易切割組織外,也因同時燒灼血管,被理所當然地認為,可以減少術後出血併發症,但臨床上術後出血仍不在少數。

邱瀚模表示,國外已發現冷切除似乎比較不會傷及深層血管,術後傷口也比較不易紅腫發炎。

不過,他指出,過去比較熱切、冷切方式的相關臨床試驗,主要療效指標都是病灶切除完整度與施術時間等,沒有以「出血」為主要療效指標、且受試者人數足夠的大規模臨床試驗,驗證冷切在降低術後出血方面的效益。

在國科會計畫支持下,以台大醫院為首的6家台灣醫療院所組成團隊,首次以術後出血作為主要療效指標。

團隊於2018年至2020年間,納入4270名在接受大腸鏡時發現0.4公分至1公分息肉的受試者,進行隨機分派試驗。

其中2137名分派至冷切組,2133名分派至熱切組;最終冷切組、熱切組分別有8名(0.4%)、31名(1.5%)受試者在切除息肉後,發生出血,而發生嚴重出血者分別為1名(0.05%)與8名(0.04%)。

實驗結果證實,以大腸鏡切除息肉時,如果以冷切、即不通電方式切除1公分以下大腸息肉,可以顯著減少術後發生延遲性出血相關併發症的風險;邱瀚模表示,驗證安全度的外溢效應,是讓更多人願意做大腸癌篩檢。

在其他次要療效指標方面,邱瀚模指出,冷切除的施術時間明顯較低,術後到急診求診與必須住院的比例,也明顯較熱切組低。至於治療效果,病灶切除完整度與息肉檢體回收率,兩組並無差異。

他補充,研究中冷切組的出血,幾乎集中在術後2天內,熱切組遲至術後第9天仍有出血,這對院方、受檢者意義重大,對大型連假前的大腸鏡檢查排程或術後日常生活與行程安排,影響甚巨。

與會的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這一研究成果今年2月登上美國內科醫學會官方期刊「內科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能登上此刊物的實驗,多是能改變臨床準則者。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