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執政7年,中華民國已丟失8個邦交國,若再加上宏都拉斯,將只剩下13個友邦。
蔡英文總統4月初將出訪中美洲邦交國瓜地馬拉與貝里斯,正與華府討論「過境美國」的活動安排。不料,旋即傳來友邦宏都拉斯總統秀瑪菈•卡斯楚宣布擬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消息;其背景,與對方要求一筆3億美元的援助未果有關。
蔡英文執政7年,中華民國已丟失8個邦交國,若再加上宏都拉斯,將只剩下13個友邦。蔡總統熱中於國際參與,但外交上卻無法保住既有成果;她卸任後,將留給繼任者一個難堪的爛攤。
多年來,中華民國的外交處於金錢外交及國家尊嚴的拔河中,勉強維持著基本的邦交國數字。但在
蔡政府手中,迅速丟掉「8+1」個邦交國,不僅是史上僅見的揮霍,也使邦交數來到了史上新低。尤其,中美洲一直是台灣外交重鎮,但扣除加勒比海的「三聖」等島國,中美洲地區在蔡政府手中已流失巴拿馬、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及宏都拉斯四個邦交國,如今僅剩貝里斯和瓜地馬拉兩國。外交重鎮殘破至此,唯一個「慘」字足以形容,蔡總統及其外長吳釗燮都該負主要責任。
中美洲位於美國的後院,長期以來,台灣靠著耕耘和美方協助極力守住這些邦交國。近幾年來,經濟富裕的中國大陸不斷在此發展勢力,鯨吞蠶食,尤其對採取抗中策略的民進黨政府毫不留情。相對的,志大言大卻拙於深耕的蔡政府,將外交經營投資一味押在美國身上,竟在短短六年葬送四個中美洲邦交國,可謂名副其實的「外交敗家子」。
近23年,宏都拉斯可能與台斷交的傳聞不斷。也因此,去年蔡總統特別派副總統賴清德往訪並贈送防疫物資,而不親訪該國;其用意,即是為了避免遭到外交突襲而面臨難堪。這次蔡總統出訪,預定訪問鄰近的瓜地馬拉和貝里斯,卻獨獨漏掉宏都拉斯。此舉,可能已了解該國情勢不穩,或者為刻意迴避3億美元的金援索求而不赴。無論如何,北京看準台北和宏國的分歧,趁機下手,即迅速得逞。
諷刺的是,台方雖覺得維持一定的邦交數是必要之事,另一方面,卻又嫌棄這些邦交國太小、太遠,而吝於好好經營。最明顯的例子是,正副元首每每安排出訪當地友邦,主要興趣其實是在「過境」美國。就像這次蔡英文出訪,重點完全放在與眾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的會晤,與其他過境演說和領獎。如此,把「友邦」視為工具,卻把「過境」當成目的,駐外人員怎麼會積極經營邦交?邦交國又怎可能覺得受到尊重?
事實上,這次宏都拉斯與台外交生變,原因之一,即與
台灣提供立陶宛12億美元的投資及融資基金有關。宏國認為,台宏兩國有邦交關係,該國向台方要求3億美元援助未獲同意,而台灣卻主動提供立陶宛12億美元援助,顯是厚彼薄此。更何況,宏都拉斯人口超過1000萬人,足足為立陶宛的三倍多,當然會有相對剝奪感。據稱,連巴拉圭和瓜地馬拉對此也同感不滿。包括近日傳出,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願意與中華民國建交,前提是台方提供5000萬美元的援助。台灣「凱子外交」的名聲已傳遍國際,但投資究竟換得什麼,這筆帳仍需要好好清點一下。
不可否認,蔡政府過度被美台關係拉扯,已造成其他領域的外交經營出現結構性失衡。少了一個宏都拉斯,人們或許覺得差別不大;但想想過去六年中美洲的邦交被拔掉四個,在「骨牌效應」下,目前僅剩的兩國又能維持多久?萬一有一天,中華民國元首想要「過境美國」,卻連出訪目的國都找不到,要怎麼辦?
[
本帖最後由 983u54uf 於 2023-3-18 02:3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