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揭密北洋水師的實力

揭密北洋水師的實力

  晚清政府有一個總管家﹐他就是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並且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之一的李鴻章。史學大家唐德剛在《晚晴七十年》中多次拿李鴻章與周恩來兩人來比較﹐認為這二人都是世間罕有的奇才﹐不過李鴻章面對的是將傾之大廈﹐獨木而支﹐面潰敗之狂潮﹐妄圖一力之而已。唐德剛先生說﹕「如果周公和李公異位而處﹐也難有二行。」唐德剛先生的這個說法是比較客觀、貼切的。
  日本吞併琉球﹐法國人霸佔越南… …李鴻章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海防的重要性﹐因此力議「海防論」﹐系統地提出了以定購鐵甲艦、組建北、東、南三洋艦隊的設想﹐並輔以建設沿海陸防﹐以形成了中國近代海防戰略。在建設海防的構想下﹐李鴻章積極籌錢﹐花重金購買戰艦﹐購買了產自英國的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等炮艦﹐也購買了產自德國的定遠、鎮遠「鐵甲」巨艦﹐後來繼續購進產自英、德的濟遠、經遠、來遠、致遠、靖遠等巡洋艦﹐這些軍艦﹐都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特別是「定遠」、「鎮遠」兩艦﹐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製造﹐在西方被稱為「薩克森」改進型鐵甲艦﹐排水量7000噸﹐堪稱「亞洲第一巨艦」。
  建成的北洋水師﹐擁有艦艇25艘﹐官兵4千餘人﹐堪稱亞洲最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據當時世界軍事年鑒的統計﹐北洋水師的實力名列世界第八﹐僅次於英美俄德法西意七強﹐戰鬥力已經超過了英國的遠東艦隊。自從擁有了這支實力超群的海軍﹐大清朝的腰桿硬了許多。
  1886年7月﹐袁世凱向李鴻章報告﹐說朝鮮有人謀劃聯俄防英﹐俄國人於是意欲侵佔朝鮮元山口外的永興灣。朝鮮一向是大清的保護國﹐而一旦朝鮮落入俄國人的操控之中﹐對大清也是個威脅。同時李鴻章也正想讓自己練成的這支水師亮亮相﹐於是令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總教習琅威理率領北洋艦隊前往朝鮮的永興灣一帶巡防﹐並趁機進行海面操演。
  北洋水師一出場﹐立刻收到了震懾的效果俄國人一下子就老實了許多。考慮到日本在吞併琉球後又把朝鮮列為了下一個吞併的對象﹐有必要向日本人揚一下天朝的威風。於是在李鴻章的授意下﹐丁汝昌借給軍艦上油、修理為名﹐率領「定遠」、「鎮遠」、「濟遠」、「威遠」4艘軍艦耀武揚威地開往日本長崎整修﹐另留下「超勇」、「揚威」在海參崴待命。
  8月9日﹐4艘威風凜凜的軍艦出現在長崎碼頭。長崎人不是沒見過這麼威猛的鐵傢伙﹐但所見都是歐美等國的軍艦﹐突然聽說這回來的是中國的鐵甲﹐一下子驚呆了﹐紛紛擁到碼頭看熱鬧。大清水師巨艦在日本人面前大大地露了一次臉﹐內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8月13日﹐大清水兵登岸購物。水兵們走在日本的土地上﹐一個個趾高氣揚。當日﹐有幾個水兵喝醉了酒﹐鑽進了當地一家名叫「丸山家」的妓院消費。事後﹐在嫖資上與老闆發生了衝突﹐中國水兵砸了妓院﹐並衝入警察局將一名日本警察捅成重傷﹐爾後揚長而去。
  8月15日﹐北洋水師放假﹐又有四五百名水兵上岸消費。這四五百名中國水兵遭到了日本人「有預謀、有組織」的襲擊﹐因為中國水兵上岸的目的主要是消費﹐只帶了銀子、沒帶武器(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也嚴禁水兵攜帶武器登岸)﹐損失慘重﹐被打死5人﹐重傷6人﹐輕傷38人﹐失蹤5人。日本方面也有損失﹐警察被打死1名﹐傷30名﹐此外當地市民負傷多名。
  事件發生後﹐北洋水師人人破口高聲罵娘﹐「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四艦一下子就進入發臨戰狀態﹐炮衣盡褪﹐一尊尊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長崎市區。總教習琅威理甚至放話﹕「即日行動﹐置日本海軍於不振之地。」
  國內的李鴻章悉知此事﹐召見了日本駐天津領事波多野﹐語含威脅地說﹕「如今開啟戰端﹐並非難事。我兵船泊於貴國﹐艦體、槍炮堅不可摧﹐隨時可以投入戰鬥」。日本人一向只認拳頭不讓理﹐面對堅船利炮﹐什麼也不說了﹐痛痛快快地認慫、認錯﹐該道歉道歉﹐該賠償賠償。這件事﹐算得上晚清政府在外交上一次很長中國人威風和志氣的外交。
  可是日本人做事也不會一直吞聲忍氣到底了。日本天皇下令從內庫撥款30萬元作為海防補助費﹐揭開了「海防獻金運動」的序幕﹐日本國內全民投入到「海防獻金運動」中去﹐踴躍捐款擴充海軍軍備。大清國這邊﹐李鴻章也沒有故步自封﹐依然加緊旅順、大沽、威海等海軍基地的建設﹐大力加強海防。
  李鴻章還嫌國內現有的軍艦艦速太慢,準備從英國阿摩士莊廠購買當時世界上最為快速的巡洋艦。可清廷文恬武嬉﹐內耗叢生﹐戶部迭次以經費支絀為借口﹐要求停止添船購炮。購艦之議最終作罷﹐北洋海軍的建設也因此陷於停頓、倒退的困境。
  李鴻章無限蒼涼地在日記中寫﹕「中國自十四年(1888)北洋海軍開辦以後﹐迄今未添一船… …」
  李鴻章所看好的那艘時速23節的英國造巡洋艦被日本買去了,號曰﹕「吉野」。就是這艘「吉野」號戰艦﹐在甲午海戰中將北洋水師沖得落花流水﹐大建奇功。日本人也因此一舉消滅了被認為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師。
  戰後﹐李鴻章被慈禧太后任命為全權大臣﹐趕赴日本議和。與上次北洋水師揚威長崎成了鮮明對比﹐李鴻章一行受盡日本人的白眼和譏笑。李鴻章本人在返回住處的路上還遭到日本刺客小山豐太郎槍擊﹐左邊臉頰中彈﹐血染官服﹐當場昏倒。
  這次談判﹐日方要求中國賠款2億5千萬兩白銀(原本是3億兩)﹐割讓遼東半島及台灣、澎湖等。早知這樣﹐當初拿這些用來賠償白銀買多少艘巡洋艦都夠了!在簽字前的最後關頭﹐李鴻章心頭滴血﹐老淚縱橫﹐對使團的美國顧問科士達說﹕「萬一談判不成﹐只有遷都陝西﹐和日本長期作戰﹐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國﹐中國可以抵抗到無盡期。日本最後必敗求和。」
  馬關簽約後﹐李鴻章發誓終身不履日地。兩年後﹐他李鴻章出使歐美各國回來﹐途經日本橫濱﹐遵守誓言﹐至死不願登岸。在換乘輪船時﹐由日本小船擺渡﹐已經75歲高齡的李鴻章拒絕上船﹐而讓人在兩艘輪船之間架了一塊木板﹐拼著跌落大海的危險巍顫顫上了另一艘輪船。
  梁啟超在他所著的《李鴻章傳》中說﹕「當戎馬壓境之際﹐為忍氣吞聲之言﹐旁觀者尤為酸心﹐況鴻章身歷其境者!」
  對甲午戰爭的失敗﹐梁啟超的評論是﹕「以一人敵一國」。以一人敵一國﹐試問﹐焉有不敗之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