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軍事] 烏克蘭危機峰迴路轉內情

烏克蘭危機峰迴路轉內情


俄羅斯部署在俄烏邊境的大軍:西方感壓力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急速降溫。一方面是拜登與普京對話的成果,美國向莫斯科伸出橄欖枝停止派遣軍艦進入黑海,也是普京權術的手腕。東歐國家「抗俄」也非鐵板一塊。

美國組團抗中好像形成了一些聲勢,但華盛頓在歐洲組團抗俄則遭遇了俄羅斯總統普京仿效中國太極方式的回應,形成了十分弔詭的局面,而美國與歐盟的「同床異夢」也充分暴露出來。

本來,圍繞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烏克蘭與該地方親俄分裂勢力武裝衝突和俄羅斯「大戰級別」的軍事部署,已經將當地的局勢升高到「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地步。誰知,在美國停止派遣軍艦進入黑海之後,普京竟然回應美國和德法要求重啟俄烏對話、讓臨戰局勢降溫,突然在四月二十二日宣布撤兵,並在翌日就開始撤回大規模集結在烏克蘭邊境附近及克里米亞的軍事部署,按計劃,整個撤離過程將在五月一日前完成。

顯然,在美國總統拜登與普京通話之後,和緩的跡象已經開始出現。而在這前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放軟身段,從呼籲美國援助和逼迫北約即刻接納其「入盟」的立場後退,稱不希望與俄羅斯發生戰爭,並向莫斯科伸出橄欖枝,要求與普京在頓巴斯地區會談。普京當然不願意去引發爭議的地區,而是在與白俄羅斯總統會面時,釋放出「隨時」歡迎澤連斯基到莫斯科討論兩國之間的雙邊關係。澤連斯基在俄軍開始撤離後發布推文,稱「削減部署在邊境上的兵力將使緊張局勢得到相對的緩解」,「烏克蘭將始終保持警惕,但它歡迎旨在削減軍事存在的任何措施」。

了解頓巴斯地區衝突背景的觀察家都很清楚,普京在拿下克里米亞之後,早就開始部署,要把頓巴斯地區兩個親俄州納入俄羅斯版圖。因此,暫時撤軍只是給拜登一個外交面子。目前擔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的梅德韋傑夫說得很清楚,美國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新策略就是「一手支援對話,一手加大壓力」。而針對俄羅斯撤防,本來就沒有想跟普京在頓巴斯地區進行一場美俄「代理戰爭」的白宮即刻出來收穫「成果」,稱「迄今為止所取得的結果非常接近我們當初的預期」。這個負責經濟事務的官員還補充說,「有一些工具可以在特定戰略中取得進展,而就俄羅斯而言,美國的目標是施加壓力,旨在開闢一條外交途徑,以建立更穩定的關係」。

普京縱擒策略

普京在國際社會專注「美中博弈」、俄羅斯被邊緣化的關口,通過俄烏軍事衝突的緊張局面,再次讓俄羅斯進入「三強博弈」的世界視野,已經是一大成功。普京通過兼併克里米亞的成功經驗,深知「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所以採取了進兩步退一步的策略。對普京而言,在目前的烏克蘭危機上,他有三個戰略目標。一是通過緩慢的背後支援,讓頓巴斯地區兩個親俄的州通過民族自決和公投,併入俄羅斯,既擴大俄羅斯版圖,也削弱烏克蘭;二是盡量在烏克蘭內部親俄勢力重新上台之前,拖住澤連斯基加入歐盟和北約的步伐,擋住北約東擴之路,以便推進俄羅斯主導的「歐亞聯盟」計劃,實現獨聯體國家的市場一體化和資源整合,重塑俄羅斯地緣政治大國的地位,支撐俄羅斯在「美俄中三國博弈」中的關鍵地位;三是要盡量化解美國利用烏俄矛盾和緊張局勢製造俄羅斯與歐盟的矛盾及對立,從而讓美國得以繼續主導歐洲事務的進程。因此,在這次大規模軍事集結達成警告烏克蘭當局不要對其國內親俄反對黨力量趕盡殺絕、助威正在鬧獨立的頓巴斯地區親俄武裝的短期目標後,普京及時做出讓步措施,既給拜登面子,同時也回應了德國與法國的外交呼籲,為未來即將舉行的俄烏德法四方會談創造緩和氣氛。

對此,歐盟和華盛頓並非不知道,因為俄羅斯雖然將數以萬計的軍事人員撤離了,但卻將攻擊性的重武器留在原地。一如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所言,「突擊檢查的目的已經完成,但一些重型武器,諸如火砲、導彈等將留守原地,以便於今年晚些時候再度舉行演習」。而美國國防部官員也承認,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邊境附近或克里米亞的部署方式有所改變。普京是玩弄政治藝術的高手,該做戰狼的時候,他不怕露出渾身肌肉;但需要降低調門的時候,他也從來不怕放軟身段,但他的戰略目標從來不變,變的是達成這個目標的手段和時間表。可見,導致烏克蘭東部緊張局面的問題一個都沒有解決,但莫斯科通過大兵集結和後撤的簡單動作,已經獲取了所有的利益。

有趣的是,在俄烏邊境的軍事緊張稍稍和緩之際,同屬原蘇聯帝國的東歐國家則與俄羅斯打起了外交「驅逐戰」。四月十五日,在美國以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為理由發起制裁,驅逐十名俄外交人員後,波蘭在同日驅逐了三名俄外交人員,並支持美國對俄羅斯制裁;十七日,捷克驅逐十八名俄羅斯外交人員,翌日俄羅斯做出反擊,驅逐二十名捷克外交人員。而捷克也再度出手,要求俄使館人員在五月底撤離,只剩下五名外交官,規模與捷克駐俄大使館一樣。烏克蘭、立陶宛等國也加入了驅逐俄外交官的行動;捷克甚至施壓北約和歐盟來處理這些外交紛爭。

歐洲內部政治錯綜複雜

表面上東歐國家通過「外交驅逐戰」來援助烏克蘭,同時也以支持美國對俄羅斯施壓來要求西歐國家加入美國主導的「反俄聯盟」,讓莫斯科在烏克蘭危機上讓步。這場外交風波也展現出歐洲地緣政治的複雜性,這些已經加入北約的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立場與德法等國不同,他們的表態既有國內政黨鬥爭的影子,也與美俄博弈以及俄羅斯與已經加入北約的原東歐國家鬥法有關。但這也從側面表明,普京突然在俄烏邊境撤軍,也有縮小對抗面的考量,避免在軍事和外交兩個層面惡化莫斯科與美國和北約、尤其是德法的關係。普京的戰略靈活性和戰術的多變性,在這次烏克蘭危機中表露無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