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勵志人生] 別浪費時間去敲一堵牆

別浪費時間去敲一堵牆

  有個遠房親戚特別喜歡繪畫,他參加了許多培訓,每月都要畫大量的作品,也試圖參加各種官方或民間組織的畫展,十多年過去,也沒能成為知名畫家。他向我傾訴自己的苦惱,埋怨現在某些掌握美術話語權的人有眼無珠,看不起草根畫家。我對他說:“一個人愛好繪畫是好事,但愛好繪畫不一定要當畫家啊,做畫家實在太辛苦了,遠不如賞畫觀書來得快樂。”我潑冷水是有原因的。這位親戚給我寄過幾次畫,筆觸呆滯,色彩平庸,想像貧乏,毫無個人特色,旁邊配的詩更是半通不通、沒有意境。這樣的人想走藝術創作之路,是不會成功的。
  
  漫畫家白曉東說“不要浪費時間去敲一堵牆”,實在對極了。牆是一種封閉事物,裡面的人出不來,你從春天敲到冬天,大概也不可能有人替你鑿一個門洞。聰明的人得知自己面對的是牆,轉身就會繞開。因為他知道一個人擁有的時間是很有限的,浪費了,再貴重的東西也無法將其買回。
  
  不覺想起魯迅的事來。魯迅的人生成就不用具體介紹,一句話即可概括:他是百年白話文學史上影響最大的文學家,小說、散文、雜文、詩歌、翻譯樣樣在行,其綜合高度至今無人超越。然而,大家知道,魯迅在日本是學醫的,他的醫學成績如何呢?有一份資料顯示:解剖學59。3分、組織學73。7分、生理學65分、倫理學83分、德語60分、物理60分、化學60分,平均65。5分,在全班142名同學中位列第68名。這是魯迅在仙台學醫一年的平均分,如此成績自然不能說太差,但絶不出色,而且最重要的專業成績明顯偏低。假若讓魯迅大學畢業後從事醫學,他未必就能成為民國時代最出類拔萃的醫生。魯迅是懂得“不要浪費時間去敲一堵牆”的,他敲了一陣之後,覺得不對,立即去敲“文學之門”了,而這“門”也真的給了他應有的尊榮。
  
  牆有種種,有的容易辨識,除了傻瓜或瘋子大概沒有人去敲;有的則一時難以分清,它沒有明顯的牆的模樣,有時甚至還可能隱隱約約顯出門的樣子,似乎你敲上一陣,就會柳暗花明。一個人偶爾將牆當門敲也沒什麼要緊,人生一世,誰不走點彎路呢。關鍵是敲了一段時間,牆沒有任何反應,你就得仔細看看,確定它是不是門,是則繼續敲,敲到打開為止;不是門,就立即轉向,並用心辨析牆與門的區別,以避免再走類似的歧路。魯迅從日本回國後終生不再從醫,而是推開了文學的大門,就充分體現出了他找門的智慧。
  
  分清牆與門,既要知己,也要知世。知己,你可以明白自己的長處所在,長處所在,其實也是門之所在,走進去不用費太多的波折;知世,你可以清楚自己面臨的是怎樣的環境與情勢,做什麼事會順利,幹什麼事會遇到麻煩,從而選擇最恰當的方式。世間那些大成功者未必是最具才華的人,卻一定是最知己知世的人。
  
  人永遠沒有一堵牆堅硬,聰明的人永遠不會浪費時間去敲牆,而是把有限的人生用來尋找到合適的門,並且用力推開它,走進去。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