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消費成癮不是精神疾病 是行為障礙

消費成癮不是精神疾病 是行為障礙

消費成癮不是精神疾病 是行為障礙

據調查,雙11光棍節當日網購消費再創新高。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秉彥表示,消費購物行為背後具有許多象徵意義,它可能被用作為減除壓力、轉換情緒、自我獎勵,或是獲得自我價值與認同的方法。消費成癮是指當事人的腦海裡長期被購買念頭所佔據、同時難以抗拒消費衝動,消費行為主要由心理需要而非實際需要所主導,甚至因此而出現情緒、社交、工作或經濟等問題。

研究顯示,部份消費成癮者同時患有憂鬱症、焦慮症、藥物濫用或暴食的問題。當消費成癮行為越來越嚴重時,那些因消費行為及購物過程所帶來的正面回報,如欣快感及控制感便會越來越短暫,取而代之反而是負面情緒,如內疚、後悔、情緒低落等。

部分消費成癮者可能會為了延長及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而進行更極端及更頻繁的消費行為,嚴重影響個人情緒、人際及家庭關係、工作及財政狀況等。常見的影響是當事人因過度刷卡,最後無法支付而出現債務問題,而為了償還債務,以欺詐手法向家人及朋友借貸,使朋友及家人對其失去信心,導致關係破裂。

另又可能因擔心債務問題而出現焦慮、憂鬱情緒,直接影響當事人的工作表現或學業,更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影響深遠。

消費行為及購物過程可能會為消費成癮者帶來欣快感及控制感,而且過度消費者主要依賴消費行為及購物過程作為獲取這些正面情緒的單一途徑,又或是用以發洩情緒或逃避問題。

嚴格來說,消費成癮症不是一種精神疾病,而是一種行為障礙;陳秉彥醫師表示,個案不管經濟狀況如何,都會想去購物,在購物後有短暫的快感,但之後又會陷入罪惡感的情緒中。

消費成癮跟大腦中的獎勵回饋系統有關,跟藥物成癮、酒精成癮很類似。當走進自己喜歡的商店,或登錄自己喜歡的購物網站,都會成為催化劑。這種活動告訴我們的大腦,是時候釋放更多多巴胺了,大腦中的這種神經遞質可以讓人感覺愉悅,促使人們不斷的消費,並尋求快樂和回報。當我們決定購買某件東西時,就會感覺很好,從而形成積極的情緒刺激。

但在此之後,與毒品和酒精成癮者一樣,因為沉溺其中而產生的強烈負罪感會導致難以恢復過來。反而需要更多刺激,需要再次獲得快感,需要多買些東西。如此惡性循環下去,而形成消費成癮。

如何控制自己的衝動消費行為?醫師建議──調整心態,當自己有衝動的消費行為時,自省一下「我從何時開始迷戀消費,那時發生了什麼,我最近過的如何,為何要消費?」這四個問題,可以幫助你進行自我探索,如果是由於工作壓力大導致了過度的消費行為,那麼,可以藉由運動、朋友聚會、聽音樂等方式來疏導自己的壓力;如果是情感問題,可以找朋友或是家人傾訴,或找專業的心理諮詢人員幫助你梳理、調整、釐清對自己的認知,找出原因,接納或是改變自己。

理性消費,不需要的東西堅決不買,對於可買可不買的東西不予購買,購買商品以實用為主;先記後買,解綁卡片。看到心動的商品,先記下,一星期後再看,如果確實需要,再付錢,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衝動消費。消費用現金取代信用卡,讓自己感受到真實的錢變少的感覺,從而控制購物慾望。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