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健康] 夏季養生 勿忘避暑排濕

夏季養生 勿忘避暑排濕

中時電子報2018年6月3日 上午5:50
台灣夏季氣候,氣溫多高於攝氏35度,且平均濕度約莫在60∼75%之間。如此高溫與潮濕,容易造成民眾罹患皮膚、腸胃系統疾病。此外,大部分人從戶外進入室內時,尚未等待身體熱下降,即直接進入室內或是直接貪風吹涼,容易造成頭痛、肩頸僵硬,甚則腸胃悶脹想吐之情形,形成所謂寒氣(冷氣)鬱表,暑熱內閉的現象。

要如何避暑排濕保健,寶吉祥中醫診所黃翊哲院長建議:

1、每日避免於中午前後二小時陽光紫外線最強的時段,從事戶外活動。

2、外出時宜採用適當物理性防護措施,如衣服、帽子、遮陽傘及太陽眼鏡等。

3、進入冷氣房前宜先待汗出身熱退,或先以毛巾將汗擦乾,進入冷氣房內宜穿薄長袖防冷氣,避免因汗出毛孔開,冷氣直襲人體。

4、於每日清晨或傍晚太陽下山後,適度從事戶外運動出汗以排暑氣。

5、室內溫度宜設定在26∼28℃,可搭配除濕機將濕度維持40%∼60%,可避免耗散身體過多的元氣來排暑熱。

6、若因吹冷氣或於戶外悶熱造成頭痛肩頸僵硬之情形,可以刮痧板輕刮風池、大椎等穴,暑熱出,症狀即可緩解。

7、莫因天氣炎熱貪涼飲或貪食生冷瓜果類,以免損傷腸胃,造成腹痛或吐瀉。

飲食方面黃院長表示,可適度食辣促進食慾,飲食清淡為原則,避免過於油膩,來告別暑濕。綠豆、蓮子、薏仁、苦瓜、冬瓜、絲瓜、甘蔗汁、或自製洛神花烏梅茶等來清涼退暑。水果部分可食平性的木瓜、鳳梨、芒果、葡萄等,寒熱體質之人較無禁忌。而荔枝、龍眼、榴槤等則屬性偏熱;西瓜、香瓜、檸檬、百香果則偏寒,可依自我體質斟酌食用。而因天氣悶熱或貪涼飲冷造成腸胃悶脹、消化不良、舌苔白膩、便軟等,可食嫩薑、紫蘇、陳皮等來健脾排濕。平素若是容易疲倦氣短之人,可請中醫師調配生脈飲當茶飲,可達補氣防暑之功效。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