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中高頻鼾聲 增心血管風險

中高頻鼾聲 增心血管風險

中高頻鼾聲 增心血管風險

中高頻的鼾聲能量與頸動脈的厚度有顯著相關,林口長庚醫院發言人、耳鼻喉部醫師李學禹表示,口咽部鼾聲的能量振動,經由側咽壁傳導,除直接造成動脈內皮受傷外(聲音外傷理論),傳遞入動脈內的音波反覆震盪會增加膽固醇附著於管壁的機會(震盪理論),使頸動脈變厚、硬化,管徑變狹窄,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依電訪發現,打鼾的盛行率是五十二%,且男性比女性多,年紀愈大、體重愈重、打鼾的比例就愈高。以五十歲以上的人來看,男性有六成會打鼾,女性有四成會打鼾。中年打鼾病患每四人就有一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傳統上對於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心血管疾病成因推測是反覆性缺氧與覺醒,使得交感神經活化、代謝失衡、氧化壓力、發炎反應,血液凝集及血管內皮異常等,導致高血壓、心律不整、中風等,但這些成因機轉無法解釋只有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打鼾病患,卻罹患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

頸動脈的管徑約二~三公分,一般正常人的頸動脈厚度為○•六五公釐,王醫師表示,頸動脈厚度的增加會增危險因子,當管徑有五十%阻塞時,就達到危險的程度。李學禹醫師表示,根據研究計畫,打鼾病患的頸動脈厚度平均為○•七五七公釐,較正常人厚;就鼾聲頻率而言,中頻鼾聲源自扁桃腺,約五○○赫茲左右、高頻的鼾聲源來自舌根,約一○○○赫茲左右,中高頻鼾聲(六)日

五二~一五○○赫茲)的鼾聲能量與頸動脈狹窄、硬化有顯著相關。

打鼾治療包括保守治療(改善鼻塞、側睡與減重),戴陽壓呼吸器、口腔矯正器及外科手術。手術可針對不同的氣道阻塞部位(鼻部、口咽、舌頭、喉部),進行個別治療計畫。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