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商紂王愛江山更愛美人

商紂王愛江山更愛美人

  毀了他自己也毀了商代江山的,還有他的另外一個大毛病,那就是好淫樂,圖享受,縱酒無度,沉迷音樂。自從他得到一個絕世美女妲己以後,這種習性就發展到難以收拾的地步。每個王朝的滅亡,幾乎都與一個紅顏禍水的傳說有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妲己亡殷。相傳妲己以美色迷惑紂王,掩袖工讒,狐媚惑主,把殷紂王攪得魂不守舍,使得紂王沉醉於聲色犬馬,不理朝政,最後連好端端的江山也給弄丟了。因此,後人常以紅顏禍水來比擬以色亂政的後宮姬妾,而剖腹觀胎則成了歷代朝廷聞者足戒的警示。不過,國家滅亡,糾其原由,應首推國君的治國不力,把一個政權的滅亡完全算到一個女人的頭上是不公平的。
  有一次攻打有蘇氏,有蘇氏為了和商交和,就讓大臣們到全國選美女,妲己就是這樣作為禮品而貢獻給紂的。還有的傳說妲己是在被其父護送入朝歌的途中,由狐狸附身而成為妖婦的。婦而為妖,似乎為商朝的滅亡找到一個理由。紂王太寵愛妲己,當他第一次看到妲己的時候,心里就想,有了這個女人,商朝的江山對我還有什麼意義。而妲己也著實妖冶動人,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她墨雲秀髮,杏臉桃腮,眉如春山淺黛,眼若秋波宛轉,勝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身段纖柔,動若弱柳含風,又天生會作嬌媚之態,令紂王喪魂落魄。
  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對妲己言聽計從。同時,厚斂賦稅,把殷都向南擴大到朝歌(今河南淇縣),向北擴大到邯鄲、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在這廣大地區修建離宮別館、苑囿台榭。他花了七年時間,在首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建了一座佔地方圓三里、高達千尺的鹿台。鹿台上有巍峨的摘星樓、精緻的亭閣,比夏桀的瑤台還要壯觀。他命樂師師涓作「北里之舞」、「靡靡之樂」等淫聲怪舞,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不理朝政,不祭鬼神。他還特別喜歡吃肉喝酒,便學著當年夏桀的樣子,在宮院中挖了個大池子,里面灌滿了酒,稱做「酒池」,據說酒裝滿後可以行船,又在池邊的林木上掛上肉塊,稱做「肉林」。紂王和妲己在「酒池」、「肉林」中盡情享受。
  相傳妲己不僅荒淫狐媚,而且性情殘忍,慫恿紂王設計出種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殘忍酷刑,以欣賞別人被凌遲折磨至死的情景來刺激自己的慾望。有一天,紂王與妲己在鹿台上歡宴,三千六宮妃嬪聚集在鹿台下,紂王命令她們脫去裙衫,赤身裸體地唱歌跳舞,恣意歡謔。紂王與妲己在台上縱酒大笑。只有已故姜后宮中的嬪御七十二人,掩住臉流淚,不肯裸體歌舞。
  妲己說:「這是姜后以前身邊的官女,怨恨大王殺了姜后,聽說私下打算作亂,以謀殺大王!妾開始不相信,現在看她們竟敢違抗大王的命令,看來謀反的傳聞不假,應當對她們施以嚴刑,好使其他人不敢起謀逆的心!」。
  紂王問:「什麼才稱得上是嚴刑呢?」妲己說:「依小妾之見,可以在摘星樓前,在地上挖一個方圓數百步,深高五丈的大坑,然後將蛇蠍蜂蠆之類丟進穴中,將這些宮女投入坑穴,被百蟲噬咬,這叫作蠆盆之刑。」。
  紂王大悅,立即照妲己的話做了一個蠆盆,將這七十二名宮女一齊投入坑中,一時間坑下傳出揪心的悲哀號哭。紂王大笑:「要不是愛妃的妙計,不能滅此叛妾!」。
  太子殷郊聽到這件事,忙去鹿台進諫紂王說:「法令是為有罪之人而設的,現在眾妾並沒有謀逆之罪,卻加以極慘的刑罰,這都是妲己誤惑聖聰,致使天下百姓知道父王是無道之君。請斬妲己,以正朝綱!」。妲己說:「太子與眾妾同謀,妄圖詆毀小妾,請大王做主。」紂王當即喝令侍衛錘死殷郊,比干慌忙勸阻說:「太子是國家的根本,不可隨意加刑。」紂王這才沒有殺死太子,但依舊把他貶謫到了荒遠的地方。
  梅伯入覲見紂王說:「姜皇后沒有過錯卻被處死,太子無罪過而被貶謫。請大王召回太子,復立東宮,臣願代死!」妲己讒言道:「梅伯是太子一黨,因此才狼狽為奸。」。
  紂王問:「那怎麼對付這些人?」妲己說:「群臣輕侮大王的尊嚴,都是因為刑法輕薄的原因。依妾之見,可鑄一個空心的銅柱,里面燒火,外塗油脂,讓犯人裸體抱柱,皮肉朽爛,肋骨粉碎,如此他們才知道畏懼,朝中也不再有奸黨了!」紂王立刻依言豎立銅柱,將梅伯的衣服剝光,綁在銅柱上,頃刻間燒得肉焦骨碎化為灰燼。這就是炮烙之刑。
  妲己又說:「可以再制一個銅鬥,也加火在里面。罪輕而不至於處死的,就讓他們手持熨斗,手足焦爛,這樣可以區別法律的輕重。」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於是紂王立銅柱、銅斗各數十,置於殿前,凡有罪的大臣,即加此刑。
  他對待那些諸侯王也十分殘忍。當時有不少諸侯不滿於紂的暴虐,那些奸佞小臣就把這種情況反映到紂王那里,紂王為了加強統治,就任命了三公,讓他們管領諸侯,這三公就是西伯昌、九侯和鄂侯。
  九侯領受了這個監視別人的任務,心里很不高興,他對紂的做法恨之入骨,但是又不敢不接受,他有個漂亮的女兒,看到父親整天愁眉不展,就向父親打聽原因,他知道父親的心病後,就說:「父親別急,女兒可以幫助您解除煩惱,我有辦法去勸解紂,讓他改變目前這種不得人心的做法。」九侯就同意了。
  九侯女兒來到京城,她的容貌使得紂王一見傾心。但是九侯的女兒天生不是個風流貨色,所以她不能滿足紂的淫樂要求,九侯的女兒的勸解,紂王根本不聽,有一天,他乾脆把她殺了。九侯知道這一情況後,心如刀絞,就求見紂王。九侯知道自己早晚也會死在這暴君的手下,乾脆豁出去了。九侯在紂面前大膽陳言道:「你這個昏庸的君王,現在國家老百姓都給你逼到了死亡的邊緣,我的女兒完全是為了社稷來勸解你,你反而殺了她... ...」可憐九侯的話還沒有說完,紂王就命令手下拖出去殺了。
  鄂侯一看到紂竟然殺了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老臣,不禁老淚縱橫,跪到地下說道:「君王,九侯所說的話並沒有錯,你怎麼就為了這點小事而殺了有功的老臣?」
  紂王聽完,勃然大怒,說道:「難道你們還想串通起來造反嗎?給我推出去斬了!」這樣又殺了鄂侯。他覺得殺了還不解氣,還命人將九侯和鄂侯剁成肉泥,做成肉餅,派人送到各個諸侯國,並傳言道:「以後再有誰違抗,就與兩侯同論。」諸侯們一個個噤若寒蟬,誰也不敢再向紂進一言了。
  紂王與妲己見群臣畏刑不諫,更加恣意妾為,旦夕荒淫歡宴,他們常常在摘星樓舉行盛大的宴會,每次宴會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混雜其間,追逐戲謔。妲己道:「這樣玩時間長了沒意思,不妨在台下挖兩個坑穴。一個引酒為池,一個懸肉為林,令各嬪妃裸戲於酒池肉林,互相扑打,勝者浸死在酒池中,敗者投於蠆盆內。」紂王大笑,依其言而行,每天宮女因此被折磨至死者不計其數。
  紂王好酒淫樂,寸步不離妲己,妲己所稱讚的就以之為貴,妲己所憎惡的就加以誅滅。紂王又在朝歌與邯鄲之間縱橫數千里內,每隔五里建一所離宮,每隔十里建一個別館,與妲己同乘逍遙車,白天在車上歡謔,夜里張燈結綵,管絃歌韻,做長夜之飲。一天,他倆正在摘星樓上歡宴,時值隆冬,天寒地凍,遠遠地看見岸邊有幾個人將要渡河,二三個老年人挽褲腿正在水中,但一些年輕人卻逡巡不敢下岸。
  紂王問妲己:「河水雖然冰寒,但老人尚且不畏,年輕人卻那麼怕冷,這是怎麼回事?」
  妲己回答:「妾聽說人生一世,得父精母血,方得成胎。若父母在年輕時生子,那時他們身體強健,生下的孩子氣脈充足,髓滿其脛,即使到了暮年,耐寒傲冷。假如父老母衰時才得子,那他們的孩子氣脈衰微,髓不滿脛,不到中年,便怯冷怕寒。」紂王極為驚訝:「竟然有這種事?」
  妲己說:「大王不信的話,就將此一起渡河的人,砍斷他們的脛骨看一看便知。」紂王就命人將過河的幾個人活捉到樓下,一人一斧斷去兩腿,果然老年的那些人髓滿,年少的卻骨空。
  紂王大笑說:「愛妾料事如神!」妲己說:「妾不但能辨老幼的強壯,即使婦女懷孕是男是女,妾一看就知道!」紂王問:「怎麼才能知道?」妲己說:「這也與父母的精血有關,男女交媾時,男精先至女血後臨,屬於陰包陽,因此會生男;如果女血先至男精後臨,就屬於陽包陰,生下的孩子必為女。」
  紂王不信,妲己曰:「大王不信妾的話,可以搜取城中的孕婦驗證。」紂王立刻令兵士捉數十個孕婦,集中在樓下。妲己一一指著說,哪一個懷的是男胎,哪一個懷的是女胎。紂王令人剖開孕婦的肚子視之,果真像妲己說的那樣。
  紂王淫亂日甚一日,他的庶兄微子不忍坐視國家滅亡,苦勸紂王而不得,只好逃離紂王,隱居民間。紂的叔父箕子對紂的暴政早有不滿,他裝成瘋子,混在奴隸之中。紂王發現後,命武士將其囚禁起來。
  紂的叔父比干親眼見微子逃隱、箕子佯狂為奴,非常傷感,又覺得他們未能盡到人臣責任,認為人主有過錯而不勸諫,就是不忠;怕死而不敢進諫,就是不勇。於是他以死相爭,接連三日苦苦勸諫紂王,不肯離開一步。他勸諫紂王說:「不修先王的典法,而用婦人之言,大禍不遠了。」紂王惱羞成怒,要殺比干。妲己說:「妾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比干自詡為聖人,剖開比干的心看看如何?」於是紂王就將比幹活活殺死剖開,看他的心是否真有七竅。眾朝臣見紂對自己的親人都如此殘暴,更加恐懼。於是商王朝中兩個管理祭祀的樂官太師疵和少師疆抱了宗廟中祭祀時使用的樂器逃出商都,投奔了周。自此朝廷上忠良的大臣幾乎已蕩然無存。
  相傳,比干在朝歌被紂王挖心以後,面如土色,掩袍不語,憤而跑出朝歌,縱馬南行。他知道到了心地(今河南新鄉)就會長出新的心來,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變成的老婦攔路叫賣無心菜,比干問:「菜無心能活,人無心如何?」老婦答曰:「菜無心能活,人無心該死。」比干聽後,口吐鮮血,墜馬身亡。驟然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淹埋了比干的屍體,形成墓塚,故稱「天葬墓」。墳墓四周,無心菜圈圈環繞,柏樹隨著嗚嗚悲鳴之聲,彎了樹幹、斷了樹冠,有的還從樹幹中心裂開變成了開心柏。
  世傳當年孔子親率弟子臨墓憑弔,揮劍刻字立石於墓前。孔子把「墓」寫成「莫」,意為「借地為土」。後來,有一個不學無術而好為人師的縣令看到這塊墓碑,譏笑孔夫子寫了錯別字,就當著身邊的隨從們說,「今天我把這個字給改正一下,我就是孔聖人的一字之師了。」縣令把「莫」字下面添了一個土字。剛剛刻好,忽然烏雲密佈,雷聲震天,只聽「轟隆」一聲,土字又被轟掉了。直至今日,這塊石碑斷裂的痕跡依稀可見,碑上的「莫」字仍然沒有「土」。據專家考證,此處確為國內惟一一處孔子真跡。
  商紂王拒諫飾非,殘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貴族以及諸侯和周邊方國也都離心離德。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紂王殘暴,暗中歎息幾聲,便被紂王囚禁在羑里監獄,好幾年才被放出來。紂王還將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殺死並剁碎,和在食物中送給文王吃,還得意洋洋地說:「誰說西伯是聖人?吃了自己的兒子肉還不知道呢!」
  為轉移人民的視線,紂王發動對周邊各國的連年征戰,後又把全部兵力用於對東夷的戰爭。戰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化了已經尖銳的階級矛盾。商王朝已經危在旦夕,不可收拾。與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商的西方屬國周的國勢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經過公劉、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積極經營,周國迅速強盛起來,其勢力伸入江、漢流域。
  文王姬昌即位後,任用熟悉商朝內部情況的賢士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積極從事伐紂滅商的宏偉大業。在政治上,他積極修德行善,裕民富國,廣羅人才,發展生產,造成「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的清明政治局面。他的「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政策,贏得了人們的廣泛擁護,鞏固了內部的團結。在修明內政的同時,他向商紂王發起了積極的政治、外交攻勢,爭取最大限度地孤立紂王。文王曾公平地處理了虞、芮兩國的領土糾紛,還頒布「有亡荒閱」(搜索逃亡奴隸)的法令,保護奴隸主的既得利益。通過這些措施,文王擴大了政治影響,瓦解了商朝的附庸,取得了「伐交」鬥爭的重大勝利。在處理商周關係上,文王表面上恭順事商,以麻痺紂王。他曾率諸侯朝覲紂王,向其顯示所謂的「忠誠」。同時大興土木,「列侍女,撞鐘擊鼓」,裝出一副貪圖亨樂的樣子,欺騙紂王,誘使其放鬆警惕,確保滅商準備工作能夠在暗中順利地進行。
  在各方面準備工作基本就緒之後,文王在呂尚的輔佐下,制定了正確的伐紂軍事戰略方針。其第一個步驟,就是翦商羽翼,對商都朝歌形成戰略包圍態勢。為此,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繼征服犬戎、密須、阮、共等方國,消除了後顧之憂。接著,組織軍事力量向東發展,東渡黃河,先後翦滅黎、邘、崇等商室的重要屬國,打開了進攻商都朝歌的通路。至此,周已處於「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態勢,伐紂滅商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了。周文王在一次戰鬥中生了病,帶著未能實現滅亡商朝的遺憾就死去了。他的兒子姬發繼承了王位,就是後來的周武王。他繼續拜姜太公為軍師,並用自己的弟弟周公旦等為輔傻。君臣同心協力,上下齊心,抱定了有朝一日滅商復仇的決心。
  為了檢驗一下伐紂的時機是否成熟,公元前1026年(一說前1056年),周武王和姜太公率領大軍來到黃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消息傳開,鄰近部族首領們紛紛前來參戰,據說有八百路諸侯之多。武王面對滔滔的黃河,對周軍將士和各部族的首領們說道:「我們周國接受上天的使命,從先王起就致力於順天滅商,拯救萬民。先王不幸早逝,歸天前將重任托付於我。你們要全力助我,上順天意,下合民心。我們一起來完成這偉大的功業!」說罷下令渡河,只見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千舟齊發,不一會兒便到了對岸。
  不料周軍剛渡過河,武王又下令退了回來。這樣一來,不僅那些前來助戰的各路諸侯覺得奇怪,就連周軍武士們也鬧不清,不知出了什麼事。原來,武王別有計較。他想:「商國內部雖然腐敗,但到底還是有一定實力的。真打起仗來,只靠周軍難以取勝。」他今天率兵來到孟津,一是舉行一次渡河演習,查看一下周軍備戰的情況;二是借此機會,觀察一下眾諸侯國的態度,看他們是否真的願意與周聯盟伐紂。他看到周軍令行禁止,進退有序,而前來助戰的諸侯國首領們,有的帶來了參戰的隊伍,有的只是來看看風向而已。周武王認為,伐紂還不到時間。回去後,周武王一方面擴充軍隊,積極備戰,另一方面又派出偵察人員,去探聽情況。周武王出兵渡河的消息讓紂王大吃一驚,慌亂過後,正準備派軍隊迎戰,又聽報告說周軍不戰自退,於是以為周武王怯戰退縮,不敢與他抗衡,就放鬆了警惕,繼續過著那荒淫靡爛的日子。
  過了一段時間,周國派出的偵察人員相繼回來,把偵察到的情況報告給武王。周武王看到出兵條件基本成熟,決定進攻商朝。
  公元前1027年(一說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統率兵車300乘,虎賁3000人,甲士4萬5千人,浩浩蕩蕩東進伐商。同月下旬,周軍進抵孟津,在那里與反商的庸、盧、彭、濮、蜀(均居今漢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陸南)等方國部落的部隊會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歸周的有利形勢,率本部及協同自己作戰的方國部落軍隊,於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冒雨迅速東進。從汜地(今河南滎陽汜水鎮)渡過黃河後,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輝縣西北)折而東行,直指朝歌。周國大軍沿途沒有遇到商軍的抵抗,故開進順利,僅經過6天的行程,便於二月初四拂曉抵達牧野。
  在牧野,周武王召集部隊,立起討紂大旗。他站在高高的王車上,當眾誓師大聲說道:「尊敬的友邦國君、諸位官員和所有遠征的將士們,暴君紂王敗壞朝政,殺害忠臣,荼毒百姓。天怒人怨。現在,我遵照上天的意志來討伐商紂了。所有參戰的將士們,拿起你們的武器。奮勇作戰吧!你們要勇猛向前,我們是正義之師,是任何敵人也不能戰勝的!勇敢的將士們,在這場戰鬥中建立你們的功勳吧!」誓師完畢,就揮動旗幟,發出命令,千軍萬馬開始了進攻。
  這時候,商紂王正帶著他的寵妃和一幫大臣,在鹿台上醉生夢死,吃喝玩樂,絲毫沒有準備。手下的人把周軍進攻的消息報告紂王,他這才著了忙,連忙召集大臣商量如何應戰。商朝的軍隊當時正在東南地區對付少數民族,即便調動回來也遠水不解近渴。紂王只好下令把大批奴隸和俘虜編入軍隊,號稱七十萬人,極為倉促地向牧野進發,與周軍對陣,於是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是我國古代史上規模空前的一場大戰。雖然在軍隊數量上,周武王的討伐大軍遠遠少於殷紂王的部隊,可是論士氣,周武王的伐紂大軍同仇敵愾;論戰鬥力,周武王的伐紂大軍訓練有素。這就不是紂王的烏合之眾所能比擬的了。大戰開始了。周軍的先鋒隊像下山猛虎,衝向商軍,慘烈的戰鬥一觸即發。就在這緊要關頭,商軍前排的兵士們突然掉轉矛頭,朝後排衝去。原來這些都是被強征的奴隸和俘虜。他們早就恨透了殷紂王,根本不願為他作戰。商軍前排倒戈,隊伍頓時大亂,潰不成軍。
  商紂王本以為人多勢眾,周武王哪是自己的對手,滿以為穩操勝券。突然傳報商軍大敗,周軍正向朝歌攻來。商紂王聞訊大驚,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可他臨死還不肯放棄他的財寶,於是命人將宮里的珍寶全部搬到鹿台上,自己用菱羅纏身,躺在珍寶中,點火自焚而死,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周武王帶著伐紂大軍衝進了朝歌。朝歌的老百姓都來到外面,迎接和慰勞周武王的軍隊。周武王一進城,百姓齊聲歡呼,感謝他把他們從商紂王的暴政下解救了出來。
  武王來到鹿台,不禁大吃一驚。鹿台上的亭台樓謝已成一片焦土,沒燒燼的宮梁殿柱還冒著縷縷青煙。武王便下令士兵們尋找紂王的下落。不一會兒,武士們果然發現在灰燼里有一具屍體。那屍體倒在許多珠寶玉器堆中,相貌還依稀可辨,正是罪大惡極的商紂。武王怒不可遏,對著這個死去的敵手連射三箭,並用劍砍紂王的屍體,然後命令士兵用「黃鉞」將紂王頭顱砍下,掛在大旗桿頂上。稍後,他又碰到兩個上吊自殺的紂王之妾,武王又對著這兩具女屍連射三箭,用劍砍擊屍體,然後換了一柄「玄鉞」將她們的頭割下,掛在小白旗上。
  隨後,周武王莊嚴地宣告伐紂戰爭勝利結束,商朝已經滅亡。他建立了周朝,自稱為天子,定都於鎬,得到各諸侯國的擁戴。周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三個奴隸制國家,在周朝,社會生產力又有了很大發展,是奴隸制社會最興盛的時代。
  傳說武王令劊子手斬妲己的時候,因為妲己容顏過於嬌媚,以致劊子手都不忍心下手。另換劊子手也是如此。劊子手都不忍心殺妲己,願意替她死。姜太公說:「我聽說妲己是妖怪,不是人。」就命人高懸起照妖鏡,妲己這才顯露出真相,原來是個九尾金毛狐狸。劊子手手起斧落,斬殺了妲己。
  20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甲骨,根據上面所刻的「卜辭」,後人對妲己和紂王時代生活風俗等資料才有了比較確切的認識。有人據此認為紂王熱衷於聲色是事實,殺比干也有甲骨文上確切的記載,然而砍掉人腳看骨髓、剖開孕婦之腹就難以令人理解,因為當時巫風頗盛,任何重大舉措都要求神問卜來決定吉凶休咎,紂王更可能取決於占卜,而不是婦人之言。但這麼推測也不可靠。因為砍掉人腳看骨髓、剖開孕婦之腹在一個暴虐的國君看來並不是什麼大事,何況敬鬼神的人不一定就是一個慈悲為懷的人。歷代昏君不一定不相信鬼神,但殘暴起來卻連鬼神都為之膽寒。
  還有人認為倘若妲己在被寵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無限的政治權力,何以有蘇氏一族人始終沒能得勢呢?由此推斷妲己的惡名是後人宣傳的結果。今日我們既不能說那些有關妲己的傳說是假的,也不能斷定歷史上實有其事。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商朝的亡國決不是因為妲己一個女人的緣故。
  周軍取得牧野之戰的徹底勝利決非偶然。首先是周文王、周武王長期正確運用「伐謀」、「伐交」策略的結果。它起到了爭取人心,翦敵羽翼,麻痺對手,建立反商統一戰線的積極效果。其次,是做到了正確選擇決戰的時機,即乘商師主力遠征東夷未還,商王朝內部分崩離析之時,果斷地統率諸侯聯軍實施戰略奔襲,從而使敵人在戰略、戰術上均陷於劣勢和被動,未暇作有效的抵抗。第三,適時展開戰前誓師,歷數商紂罪狀,宣佈作戰行動要領和戰場紀律,鼓舞士氣,瓦解敵人。第四,在牧野決戰的作戰指揮上,善於做到奇正並用,予敵以巧妙而猛烈的打擊,使之頃刻徹底崩潰。
  商紂王之所以迅速敗亡,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殷商統治集團政治腐朽,橫行暴斂,嚴刑酷法,導致喪盡民心,眾叛親離。其次是對東方進行長期的掠奪戰爭,削弱了力量,且造成軍事部署的失衡。三是殷商統治者對周人的戰略意圖缺乏警惕,放鬆戒備,自食惡果;四是作戰指揮上消極被動,無所作為。加上軍中那些臨時倉促征發的奴隸陣上起義,反戈一擊,其一敗塗地也就不可避免了。
  牧野之戰是我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統治,確立了周王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秩序,為西周奴隸制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闢了道路,對後世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其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商紂王是中國古代暴君的典型,似乎已成定案。史實乘真如此嗎?尚難下定論;歷來評價紂王,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一是暴君說。此說始於戰國,流傳至今。《史記·殷本紀》謂紂王「重刑辟,有炮格(烙)之法」;「九侯女不薏淫,紂怒,殺之」;「脯鄂侯屍」,「剖比干,現其心」。自是之後,歷代史家官暴君必數夏桀、商紂。魏晉時代,紂為暴君說仍流傳,並出現許多離奇的情節。當時出籠而偽托西周太公望所作的兵書《六韜》和皇甫謐撰的《帝王世紀》,將暴君商紂王化為殺人成癖、嗜血成性、以炮烙之刑為樂的惡魔。至北魏酈道元為《水經》作注,又增加了新的說法。西晉永嘉之亂,《今文尚書》蕩然無存,至南朝梁武帝時,出現漢代孔安國所注《孔傳古文尚書》,又為暴君說增添所謂商周時代的文獻依據。然而,真正商周史料《今文尚書》之《商書》、《周書》諸篇中,均未見商紂王失道失國的罪狀,也無焚炙忠良、濫殺無辜、嗜血成性之類記載。
  二是非暴君說。早在二千餘年前,孔門弟子子貢就曾指出,紂的罪行並不像史書所言那樣厲害,只是後人把罪行都推在紂的身上而致。清朝李慈銘也言,紂王的顯著罪行,如殺比干、囚箕子、寵妲己、偏信崇優、拘押文王等,比起後世的暴君來,還算不得罪惡深重。近人顧頡剛更撰《紂惡七十事發生的次第》,指出現在傳說的紂惡,是層層累積發展而來的,時代愈後,紂罪愈多,也愈不可信。到1960年,郭沫若在《新建設》撰文《替殷紂王翻案》,以為紂王其實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他對古代中國的領土開拓有其貢獻,所謂「紂克東夷」,就是開拓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西周正是乘「紂克東夷」的機會東進滅商的。
  對這一觀點,毛澤東表示贊同。1958年11月,毛澤東在討論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時,說到商品生產時,他順勢發揮:商朝為什麼叫商朝呢?是因為有了商品生產。這是郭沫若考證出來的。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史書說:周武王伐紂,「血流漂杵」,這是誇張的說法,孟子不相信這個說法,他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