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蒙古帝國因為大風沒有攻上日本島

蒙古帝國因為大風沒有攻上日本島

  13世紀初,蒙古民族在成吉思汗及其後人的領導下,衝出高原,並在極短的時間橫掃歐亞大陸。1209年到1218年,蒙古人先後征服高昌回鶻與西遼,打開了挺進中亞與歐洲的門戶,緊接着,蒙古人又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征戰爭。三次西征奠定了這個世界性帝國的大部分版圖,將現在的俄羅斯與歐洲大部、地中海東岸、兩河流域、波斯與印度西北皆納入勢力範圍。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加快了蒙古帝國擴張的速度,他以中國為基礎,在東方發動了一系列對外擴張戰爭,日本成為其首要目標之一。元朝和日本兩族政權之爭和兩族關係之爭由此拉開序幕。

  日本四面環海,西面與中國隔高麗相望。這種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它免受了元軍的戰火侵害。在陸地上所向無敵的蒙古鐵騎,在遠征海上時,多次無功而返。其中,由忽必烈所發動的兩次最著名的遠征——1274年和1281年的遠征,都因為大風而失敗。

  總體看來,元朝與日本的關係以軍事上的征服和反征服為主綫,以元朝兩次東征開始,又以元朝徹底失敗而告終。

  進攻的起因

  早在唐代武宗滅佛時,日本和中國已經脫離外交關係。忽必烈即位後,征服了高麗,但日本仍不與蒙古通好。忽必烈自然不能容忍這種情況存在。

  從至元三年(1266年)起,忽必烈連續五次遣使往日本,要求日本臣服。在致日本的國書中,忽必烈以委婉的語氣表達了如果日本拒絶投降元朝,元朝將用兵日本的意圖。元朝信使去日本需要借道高麗,並在高麗籍導詔使的陪同下前往日本。第一次元朝使節因為高麗的阻撓沒有到達日本就返回中國。高麗人勸阻元朝使者前往日本的真正意圖在於,他們不願因為元朝與日本之間的戰爭使自己遭殃。忽必烈對此非常不滿,他當即寫了一封措辭激烈的信譴責高麗國王。在忽必烈的壓力下,至元五年(1268年),高麗國王對忽必烈派出的第二批使節給予了充分的合作和幫助。蒙古使節到達日本大宰府後,傳達了忽必烈要求日本“派遣納貢使節”的指示。當時日本執政者鎌倉幕府當即拒絶了元朝的要求,並令使者回國。蒙古使節可能是不想無功而返,也可能是怕不好交差,于回途中擄走兩個日本人。忽必烈此時正與南宋緊張交戰,他不想當即與日本翻臉,於是釋放了兩個日本人,並讓他們帶話回去:“你們國家來朝覲中國,是禮尚往來。現在我希望你們國家前來朝覲,不是逼你們,只是希望名垂千古罷了。”與前幾次一樣,這次依然沒有任何回音。後來忽必烈又三次遣使前往日本,並威脅如不從就要用兵,但均被當時十八歲的日本執政者北條時宗(1251—1284年)堅決拒絶。這在當時的日本幕府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絶大多數日本官員都畏懼蒙古軍隊,他們都認為天皇是引火燒身。忽必烈終於抑制不住一再被拒絶的憤怒與恥辱,他不顧蒙古與南宋激戰正酣,下令準備攻打日本。日本軍隊也在北條時宗的命令下嚴陣以待。

  失敗的遠征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八月,忽必烈任命忻都為征東都元帥、洪茶丘為右副帥、劉復亨為左副帥,統帥蒙漢軍兩萬人、高麗軍五千六百人,加上高麗水手六千七百人,共三萬兩千餘人,東征日本。第一次元日戰爭爆發,日本史書稱之為“文永之役”。

  十月三日,元軍從高麗合浦(今鎮海灣馬山浦附近)出發,三日後成功登陸對馬島,全殲島上守軍。十四日傍晚,元軍四百餘人登陸壹岐島,與百餘個守島日軍激戰。日軍戰敗,退守城內。次日城破,守島將領平經高自殺。元軍準備到博多灣登陸,在逼近肥前沿海島嶼時,遭到肥前守護松浦一族(松浦黨)的英勇抗擊,松浦黨死傷慘重。十九日,元軍成功登陸博多灣,但由於地形不利於大部隊展開,距太宰府也有一日行程,所以當晚元軍撤回船上,準備次日進攻太宰府。

  二十日晨,元軍分兩路在博多灣登陸。西路軍在百道原登陸,與日軍交火。日軍的作戰方式明顯比元軍落後,元軍占絶對優勢。此時,元軍東路軍在博多灣東部的箱崎方向成功登陸,擊敗守軍,從背後突襲與西路元軍作戰的日軍。日本武士腹背受敵,死傷慘重,向太宰府水城方向撤退。元軍乘勝追擊,但卻由於副帥劉復亨在追擊中中箭受傷,攻勢減弱,而且天色已晚,元軍便停止了進攻。

  當晚,元軍召開軍事會議。會上,只有高麗將領金方慶認為當時的形勢對元軍有利,主張堅持苦戰,攻取太宰府,以待援軍。其餘將領皆認為形勢不利,並且高估了日軍數量,而且國內沒有派遣援軍,主張退往公海。於是忻都下令撤退,但很不幸,撤退當晚遭遇到了風暴。據史料記載,在這次征戰中,元軍損失兵力一萬三千餘人,其中絶大多數不是戰死,而是死於這場風暴。

  失敗的消息讓忽必烈感到震驚,他無法容忍這個恥辱,但苦于當時與南宋交戰正酣,無法分兵日本。因此,他希望以口頭威脅征服日本。

  1275年,忽必烈再嚮日本派出使者,要求日本天皇和北條時宗向蒙古稱臣。日本人的反應是處死了不幸的使節,並積極備戰。他們的主要防禦方式是沿著博多灣豎起一道石牆。這項工程需要耗時五年才能完成,但它卻能在未完成前,面對元軍的隨時進攻提供有效的保護。另一方面,修築這面牆垣會迫使元軍尋找其他沿海登陸地點。

  忽必烈為日本人提供了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這項防禦工事。在第一次蒙古入侵七年以後,忽必烈才組織了第二次遠征日本的戰役。忽必烈當然並非有意給日本人七年時間做準備。一方面是由於他忙於征服南宋的戰爭而無暇兼顧。同時,高麗人作為征日戰爭的重要依靠力量,也需要時間從1274年的那次遠征中恢復元氣。那次戰爭嚴重破壞了高麗經濟。蒙古人不僅強徵了大批糧食,消耗了大量的當地居民的物資,而且徵召了大批成年高麗男性為這次遠征服役,只留下很少壯勞力耕田。因而,造成了當地糧食短缺現象,以至于忽必烈需要定期向高麗供應食物來紓困。

  1279年,南宋最後一位皇帝蹈海淹死,忽必烈終於騰出手來,把注意力放在征服日本上。當年,忽必烈最後一次派遣使節去勸說日本人改變態度。然而,北條時宗聲稱這批使者是由間諜組成的,把他們全部砍頭。為了報復,忽必烈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遠征。為了保證成功,忽必烈做好了詳細的入侵方案,遠征軍的統帥構成也仔細地進行了平衡,包括一個蒙古人、一個漢人和一個高麗人。海軍統帥由高麗人洪茶丘擔任,因為高麗國王堅持要由高麗人指揮海軍中的本國水手。遠征軍漢軍指揮官由剛剛投降蒙古的南宋將領範文虎擔任,蒙古軍指揮官仍是忻都。元軍有十幾萬大軍,高麗則組織了一萬人的軍隊和一萬五千名水手以及九百艘船隻,並提供糧食供應。出於對高麗積極協助的感激,忽必烈特別指示元軍在穿越高麗國土時不得擾民。第二年,忽必烈又向遠征軍補充了大量給養,包括軍餉、盔甲和弓箭等。

  1281年,第二次遠征正式拉開大幕。按照元軍統帥部的計劃,四萬名士兵從中國北部乘高麗船隻開往壹岐島,與從福建泉州開往那裡的十萬蒙古大軍會合,聯合攻擊日本其他地區。然而,這次遠征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偏差。先是各個方面的將領意見不合,爭論不休。繼而是從南部乘坐中國船隻出發的主力部隊延誤了戰機。從北方先期到達的軍隊,在高麗統帥的指揮下于六月十日攻佔了壹歧島。在久候主力不到的情況下,這支部隊只好在兩個星期之後獨自繼續向九州本島進發。他們在宗像附近登陸,此處距日本人辛苦修建的主要防禦工事的北邊不遠。此時,南部的中國軍隊終於完成了準備工作,並且在得知他們的盟軍已經登陸以後,決定在九州與他們會師。他們在九州南部登陸,打算向北進攻,與其他元軍會合。以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看來元軍的勝利顯然是唾手可得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日本軍人憑藉用牆垣構成的防線,成功地阻止了南、北兩路蒙古軍隊。漢、蒙、高麗統帥間的矛盾也削弱了遠征軍的力量,再加上占遠征軍絶大多數的漢人軍隊,士氣低落,根本不願投入到這場艱苦的戰鬥中去。結果,這兩支軍隊打了將近兩個月,不分勝負。

  隨後,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讓忽必烈發動的這次遠征以慘敗告終。八月十五日和十六日,一場巨大的颱風襲擊了九州沿岸。蒙古軍試圖把船開往公海躲避危險,但是失敗了。這次颱風讓四萬名北方戰士損失了三分之一,十萬名江南軍損失一大半,靠近海岸的士兵或被日本人屠殺,或在企圖借助留在岸邊的小船逃跑時被淹死。

  蒙古人的失敗讓自我膨脹的日本種族主義情緒一度甚囂塵上。日本人認為這次颱風是從神那裡刮來的保護日本的神風,是來保護他們的土地的。他們認為,神絶不會允許敵人征服和佔領他們的疆土。

  第二次失敗並沒有讓忽必烈汲取教訓。相反,他被這奇恥大辱激怒了,並頑固地堅持再次遠征日本。他下令南方商人和東北的女真人為這次戰役建造戰艦,要求高麗人為這次進攻提供大量大米。但是,這次他遇到了強烈的反對。1283年,中國南方的商人抗議為這次遠征必須建造五百艘戰船的沉重負擔。1285年和1286年初,忽必烈收到了他的幕僚的幾個報告,都是勸阻他再次進攻日本的。1286年,面對巨大的反對聲浪,他表示讓步,計劃中的第三次戰役被迫中止了。至此,蒙古與日本的軍事關係以蒙古的敗北而結束。

  這兩次遠征的失敗對忽必烈的政權乃至元政權造成了災難性的損失。然而,所有的資料都顯示,忽必烈派遣特別遠征軍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懲罰曾經傷害過蒙古使節的外國人。而這來自他的不安全感。首先,他是通過不合法手段登上汗位的,他企圖利用外國統治者的臣服向自己國內臣民炫耀自己的權威。其次,作為中國皇帝和眾汗之汗,他遇到了持續不斷的壓力,使得他必須通過擴張帝國版圖來證明自己治理國家的能力。最後,通過征服戰爭獲得經濟利益無疑也是他的動機之一。然而,13世紀這兩次失敗的遠征非但沒有增加忽必烈作為眾汗之汗的榮光,反而給蒙古人和忽必烈本人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它打破了蒙古人在東亞戰無不勝的神話,這讓維持他們政權的一個重要基礎,即讓對手感到恐怖的震懾力被動搖了。這幾次遠征也對元朝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以至于忽必烈不得不起用阿合馬和盧世榮等遭到漢人鄙視的財政管理官員。至此,忽必烈的聲望和財政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同時,元朝本就不穩定的統治也變得更加風雨飄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