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他] SS-26“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

SS-26“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

SS-26“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

北極熊的軍工基礎實在深厚,解體後雖有諸多制限的不利因素。
但拿得出上檯面的軍武,哪怕只是稍加改良,依然是讓他國望塵莫及的軍事技術。


圖片來源tuku.military.china.com 、war.news.163.com
文資來自war.news.163.com
※以下文圖若有引用錯漏失虞,還望有專精大大、版大給予補充指正!

“伊斯坎德爾”有一段涅磐重生的傳奇經歷,它的前身先是毀於核裁軍,又在蘇聯解體後復活,繼而成為俄軍戰術導彈力量的中堅。


                                            SS-26“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

說到“伊斯坎德爾”導彈,就不能不提及“奧卡”導彈(蘇聯代號9K714,北約代號“蜘蛛,”美國代號SS-23)。該型導彈為單級固體近程彈道導彈,彈長7.52米,彈徑0.97米,起飛重量3990公斤,可攜帶1枚常規彈頭,也可攜帶1枚化學或核彈頭,核彈頭威力為20萬噸TNT當量,命中精度圓公算偏差(CEP)150~300米。與“飛毛腿”導彈一樣,在飛行過程中,“奧卡”導彈的彈頭與彈體互不分離。 “奧卡”導彈的射程因戰鬥部重量不同而有所差異,前蘇軍戰鬥教案稱:“'奧卡'導彈有效射程為400公里,但理論上有延伸到500公里的空間。”導彈裝在“馬斯”-543八輪三用(運輸、起豎、發射)車上實施機動發射。 “奧卡”導彈武器系統以導彈旅為基本作戰單位,每旅轄2∼3個發射營,配備12∼18部發射架。前蘇聯曾裝備了7個“奧卡”導彈旅,原東德軍隊也部署了這種導彈。



                   伊斯坎德爾的“前世”,SS-23“奧卡”


從1980年開始,“奧卡”導彈陸續裝備前蘇聯和其他華約國家陸軍並很快在阿富汗戰場上投入使用。在阿富汗的反游擊作戰中,“奧卡”取得駭人戰果,有時甚至代替戰機實施“定點清除”,被阿富汗游擊隊稱為“種族滅絕者”。其巨大威力亦令美國感到震驚,而更令美國及其他北約國家感到恐懼的是,該型導彈採用複合製導方式且配備電子對抗系統,其突防能力令美國當時尚處於研製試驗階段、直至1985年才裝備部隊的“愛國者”防空導彈自慚形穢,因而能突破攔截、打擊美軍部署在西歐境內的絕大多數重要目標。

1985年3月,美、蘇重啟1983年底中斷的歐洲中程核武器談判。適逢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將以往裁減核武器的矛頭從遠程核武器轉向了中程武器。基於此,在裁減中程導彈問題上,前蘇聯一再作出令美國和西歐始料未及的重大讓步。雙方於1987年12月簽訂《美、蘇中導條約》。在整個談判過程中,美國堅持前蘇聯必須將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中程和中近程導彈全部銷毀。理論上有延伸到500公里空間的“奧卡”導彈也被美國列在銷毀導彈之列。

但是銷毀“奧卡”導彈受到軍方強硬派的極力反對,因為“奧卡”導彈的射程為400公里,實際上在《美、蘇中導條約》限制之外。為壓制住下面的反對聲浪,使“奧卡”導彈的死刑判決顯得更合理,戈爾巴喬夫強令卡普斯京亞爾靶場進行“奧卡”導彈的發射試驗。然而,要試射“奧卡”導彈必須得到該型導彈的設計者——前蘇聯機械製造設計局(KBM)總工程師謝爾蓋·帕夫洛維奇·涅波別季梅的簽字,後者拒絕這樣做。可是戈爾巴喬夫仍下令將導彈運到發射場,並在發射場周圍部署了一個警衛團。但無論是當時的國防部長亞佐夫,還是總參謀長阿赫羅梅耶夫都不願意在沒有涅波別季梅的簽字的情況下試射導彈,所以“奧卡”導彈的超遠程發射試驗終究沒能付諸實施。

如此戲劇性的對抗事件最終沒能阻止“奧卡”導彈被銷毀的命運,包括106部“奧卡”導彈發射裝置、306枚“奧卡”導彈(含出口到華約其他國家的導彈)及其生產線連同大部分設計圖紙在美國專家的監督下被徹底銷毀。據報導,謝爾蓋·帕夫洛維奇·涅波別季梅因受此刺激而住進醫院,竟“有一個月不能下床走動”。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受到美國和北約或明或暗的打壓,安全形勢日益惡化,1994年,北約更是提出東擴計劃,這大大刺激了俄羅斯敏感的神經。時任總統的葉利欽不得不做出反應,支持KBM設計局復活“奧卡”導彈。

頗具戲劇意味的是,“涅波別季梅”在俄語中的意思正是“劫後餘生,永不言敗”。受領任務後,面對支離破碎的“奧卡”導彈生產線,73歲的涅波別季梅帶領學生重新再來,他們四處蒐集流失的資料,走訪曾參與過“奧卡”導彈研製的人員,逐漸復原出完整的設計圖紙,最終於1995年10月29日在國防部國家中央靶場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於1999年在莫斯科航展上進行了展示。當時俄羅斯宣稱,這是一種替換“飛毛腿”B、供21世紀使用的戰術彈道導彈。為了吸引潛在的國外客戶,該導彈武器系統以在中東、印度頗受尊崇的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阿拉伯語稱呼“伊斯坎德爾”來命名。



                                                                     蘇聯解體後,為應對美國威脅而重新研製的SS-26“伊斯坎德爾”發射車


當然,“伊斯坎德爾”導彈不是“奧卡”導彈的簡單複制,而是採用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諸多高新技術,從而使其戰術技術性能指標與“奧卡”導彈相比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性能優異

“伊斯坎德爾”導彈為單級、固體燃料、全程製導導彈,導彈全長7.2米,彈體最大直徑0.95米,起飛重量3.8噸,有效載荷380公斤,車載機動發射。有兩個改型:出口型“伊斯坎德爾”-E和本國使用型“伊斯坎德爾”-M(也稱為“投標”)。其中,“伊斯坎德爾”-E導彈的最大射程為280公里,最小射程為50公里;“伊斯坎德爾”-M導彈的最大射程據信可達到480公里且仍有增加的餘地。 “伊斯坎德爾”導彈的主要特點:


                 採用慣性地形匹配知道的“伊斯坎德爾”導引頭


命中精度高“伊斯坎德爾”導彈採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GPS/GLONASS)+景象匹配製導等多種制導方式。單獨採用慣性制導時,導彈在280公里射程上的命中精度CEP約為30米;採用慣性景象匹配製導時,命中精度CEP理論上小於2米;2007年5月29日,俄軍在“伊斯坎德爾”-M導彈武器系統上發射R-500巡航導彈獲得成功,監測數據顯示,命中精度CEP達到1米。


                               使用子母彈的“伊斯坎德爾”戰鬥部


毀傷能力強據俄軍方稱,“伊斯坎德爾”導彈可攜帶集束子母彈(裝填54枚子彈)、高爆彈、侵徹子母彈、鑽地彈、空氣燃燒彈和電磁脈衝彈等多種類型的戰鬥部,可對不同類型目標實施有效打擊。俄軍方還稱,使用“伊斯坎德爾”導彈突擊敵防空連、反導連發射陣地、機場、指揮機構等典型目標,通常只需1∼2枚導彈,毀傷能力是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的2∼3倍。

突防性能好“伊斯坎德爾”導彈除使用特殊複合材料外,在結構上也極為獨特。其外形近似錐體,且起飛後迅速拋掉表面突出部分,使彈體更加渾圓,從而降低了導彈的雷達波反射面積,增加了雷達的探測難度;其次,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多次做偏離發射平面的機動,並且這種機動在發射區和目標區上空尤為劇烈,機動時導彈承受的過載高達20∼30g,故而要對其實施攔截,攔截彈承受的過載必須達到來襲導彈的2∼ 3倍,這在當前情況下是難以實現的;此外,“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既能發射彈道導彈,又能發射巡航導彈,可使敵方導彈防禦系統顧此失彼,降低攔截概率。其研製單位KBM稱,“伊斯坎德爾”導彈是美國“愛國者”導彈的剋星;俄軍方表示,“伊斯坎德爾”導彈的突防能力可與“白楊”-M媲美,能穿透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導彈防禦系統;以色列軍方也承認,其與美國共同研製的“箭”式反導系統“不具備對付多彈頭'伊斯坎德爾'導彈的能力”。

使用環境條件要求低“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可在±50℃範圍內使用;且在除沼澤地和流沙地以外的任何平地上都可實施發射;其光學導引頭(末端景象匹配制導)在夜暗、有強烈的電磁干擾等環境條件下仍能穩定地工作,將導彈準確地導向目標;此外,該型導彈服役時間為10年,在野外條件下使用可連續3年不需進行大的保養。


                                  “伊斯坎德爾”導彈旅的作戰模式



反應速度快“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可直接通過空間、空中、地面偵察平台獲取目標信息,並可在10秒鐘時間內完成彈著點確定,導彈飛行參數計算,光學導引頭參考用地形、地物信息準備等實施導彈突擊必需的工作內容。據報導,一部“伊斯坎德爾”導彈發射車載2枚導彈,“戰場上,'伊斯坎德爾'不需要偵察衛星或航空兵。它可以從目標實地照片和戰地偵察兵那裡接收目標指令,隨後啟動發射裝置,發射第一枚導彈,相隔不到一分鐘再發射第二枚。”其發射車可隨機選擇發射地點並自主確定所在位置的大地坐標,戰鬥中只需3人便可完成發射操作。從展開設備到導彈發射僅需4分鐘,即使在剛轉移陣地解除行軍狀態後,也可在6分鐘內發射導彈。

由於受《美蘇中導條約》的限制,“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的潛能目前尚未完全被開發,改進和發展的空間都很大。不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在霧天、較低雲層以及敵方施放煙霧的情況下,“伊斯坎德爾”導彈的光學導引頭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此外,由於在實施突擊前需要輸入目標的相關信息,因此,“伊斯坎德爾”導彈只能用於突擊固定目標而不能像“陸軍戰術導彈系統”那樣可突擊移動裝甲目標。但瑕不掩瑜,“伊斯坎德爾”導彈的“戰術技術性能優於世界上所有的現役戰術彈道導彈”。

從2005年起,俄軍開始在陸軍中裝備“伊斯坎德爾”導彈。到2006年底,第一個“伊斯坎德爾”導彈營在北高加索軍區卡普斯丁亞爾陸軍導彈兵第60戰鬥使用訓練中心組建完成。 2007年,伏爾加河沿岸-烏拉爾軍區卡緬卡的一個裝備“圓點”導彈(俄羅斯代號9K79-1,美國代號SS-21,北約代號“聖甲蟲”)的獨立導彈旅開始換裝“伊斯坎德爾”導彈。巡航型的“伊斯坎德爾”導彈計劃從2009年起陸續裝備部隊。據俄羅斯軍事工業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弗拉季斯拉夫·普季林稱,俄軍方在2009亅2011年間的國防訂單中準備購置30枚“伊斯坎德爾”導彈。預計到2015年,俄軍將裝備5個“伊斯坎德爾”導彈旅。




威懾運用

美國戰略問題專家基辛格指出:“威懾就是設法向對方提出危險性,這種危險性將使對方認為與其要獲得的利益不成比例,因而使對方不敢採取某種行動的途徑。”基辛格還認為“威懾需要兼具以下要素:有力量和有使用力量的決心,以及使潛在的侵略者估計到這兩點”。聯繫到近年來美、俄在波蘭、捷克導彈防禦系統部署問題上的鬥智斗勇,不難看出,“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正被俄羅斯視作威懾利器而頻頻加以運用。

針對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俄羅斯先是表示要對波蘭和捷克的反導設施實施核打擊。但無論是美國,還是波蘭、捷克,甚至是俄羅斯自己,似乎都覺得“核”這張牌有點“大”、有點“空”,效果並不是十分明顯。於是,俄羅斯又推出了“伊斯坎德爾”導彈。 2007年5月,俄軍導彈兵砲兵總局稱,俄軍方打算在2011年前為駐紮在加里寧格勒州切爾尼亞霍夫斯克的第152近衛獨立導彈旅換裝“伊斯坎德爾”-M導彈。目前,該旅裝備的是射程為120公里的“圓點”導彈。


                 部署在加里寧格勒地區的“伊斯坎德爾”部隊的威懾範圍。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楔入北約的一塊飛地,南鄰波蘭,東北部及東部與立陶宛接壤,西隔波羅的海與德國相望,距波蘭首都華沙400公里,距波蘭擬提供給美國部署攔截彈的貝斯基德地區僅300多公里,地理位置十分敏感。俄羅斯若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M導彈,則華沙及美在波蘭建立的導彈防禦基地均在“伊斯坎德爾”-M導彈的火力覆蓋範圍內,威懾作用極強。俄羅斯戰略核力量問題研究中心負責人德沃爾金表示,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M導彈是“一種物超所值的選擇”,因為部署該導彈不像部署“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那樣興師動眾,不容易造成歐洲局勢失控,但卻能隨時使美國在波蘭的反導系統失去效用。

俄羅斯《核不擴散網站》甚至建議,如果美國仍繼續實施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俄羅斯應發揮戰術核武器的作用,即待波蘭的攔截導彈部署完畢,捷克的雷達站投入運行、監控俄羅斯後,為“伊斯坎德爾”導彈改裝核彈頭,從而增加導彈威懾與對抗的力度。

2007年12月,俄羅斯還與白俄羅斯達成協議,計劃在2020年前向白俄羅斯出售一個旅的“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裝備。屆時,波蘭境內的更多目標將處於“伊斯坎德爾”導彈的火力覆蓋範圍以內。有專家稱,這實際上是俄羅斯在利用“伊斯坎德爾”導彈打“心理戰”。

時至今日,“伊斯坎德爾”-M導彈仍被俄羅斯當作一個有力的籌碼並且也已取得明顯的效果。 2008年11月13日,梅德韋傑夫總統提議,如果美方廢止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則俄羅斯將不在加里寧格勒部署“伊斯坎德爾”-M導彈。此言一出,立即得到歐盟的積極響應。次日,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總統薩科齊在歐盟-俄羅斯峰會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即表示:“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無助於維護安全,只會使事情變得更複雜,甚至倒退。”以此向美國施加壓力。而波蘭政府儘管與美國已正式簽署了美國在波蘭部署反導系統的協議,但該協議並未得到議會的批准,並且據報導,波蘭議會甚至在半年內都不打算討論此問題。

2009年1月26日,在獲知美國總統奧巴馬就美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一事發表“不應當倉促做決定、而應當再次分析局勢”的言論後,俄羅斯總理普京迅即回應,對美國準備再次分析東歐反導基地計劃的意願表示歡迎。而僅僅過了兩天,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一位消息人士就表示,俄方已暫停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其原因就是奧巴馬政府並沒有加速實施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該人士指出,如果美國不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俄羅斯也不需要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

誠然,美國究竟是否推遲甚至停止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取決於多種因素,“伊斯坎德爾”-M導彈可能只是其中一個非常次要的因素。但對北約和波蘭則不然。畢竟,加里寧格勒州距北約的“心臟”較近,畢竟“伊斯坎德爾”-M導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而且十分適度的威脅。




戰術運用

由於“伊斯坎德爾”導彈裝備部隊的時間不長,數量也不多,故而其戰法運用仍處在研究探索之中。但毫無疑問,對“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的運用,必然是俄軍戰役戰術導彈部隊戰法運用的繼承和發展,而且其發展還必然要受到俄軍組織編制、裝備特點、作戰理論等諸因素的影響和製約。

從組織編制看,俄羅斯戰役戰術導彈部隊隸屬於陸軍建制,是陸軍兵種——“導彈砲兵”的組成部分,在軍區(方面軍)、集團軍(軍)、摩步師或坦克師內成獨立建制,最大建制單位為旅。現編有11個戰役戰術導彈旅,其中,遠東軍區、西伯利亞軍區、伏爾加河沿岸-烏拉爾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各編1個導彈旅,北高加索軍區編2個導彈旅,莫斯科軍區編4個導彈旅,另在加里寧格勒州編有第152近衛獨立導彈旅(由波羅的海艦隊指揮)。


                                   “伊斯坎德爾”導彈旅的發射指揮車


俄陸軍集團軍(軍)一般編有1個戰役戰術導彈旅,按旅、營、連、排編制。導彈旅下轄3個導彈營,另編有通信連、工兵連、運輸連、維修排、衛生排等保障分隊。每個導彈營下轄3個發射連,每連配備2部導彈發射車,全旅共18部發射車,1個移動修理技術基地。主要裝備“圓點”導彈。導彈營除編有發射連外,還編有技術連、火箭組裝連、通信排以及氣象排、保障排等保障分隊。摩步師或坦克師編1個獨立戰術導彈營,按營、連、排編制,每營編2個發射連,每連編2個發射排,全營共編4個發射排,裝備SS- 21導彈發射車4部;導彈營還編有通信排、技術排、保障排。發射連除編有發射排外,還編有觀測班、氣象班。


                                                     指揮車內景


鑑此,並結合相關報導,可以推測,“伊斯坎德爾”導彈的主要編制形式仍將是導彈旅,並採用“三三製”編組,即每個導彈旅下轄3個導彈營,每個導彈營下轄3個發射連,每個發射連編3個發射排,每個排配備一部導彈發射車。全旅共裝備27部導彈發射車,配彈約100枚(包括備份彈)。由此可見,配備“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的部隊仍將按陸軍的領導指揮體制逐級接受軍區(方面軍)、集團軍(軍)、摩步師或坦克師的領導與指揮。

從作戰理論看,在未來作戰中,“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將主要由軍區(方面軍)集中掌握使用,參加由軍區(方面軍)組織的首次密集火力突擊和後續密集火力突擊。 “首次密集火力突擊應對敵戰役布勢全縱深實施。在首次密集火力突擊中應消滅並壓制敵導彈兵集團和航空兵集團編成內的主要目標,以便徹底削弱這些集團”;“為保持火力主動權,應及時實施後續密集火力突擊,以防被毀之敵恢復戰鬥力”;“集團軍以部分火力毀傷兵器和無線電電子器材參加方面軍的首次密集火力突擊”,以便“削弱敵人為破壞集團軍進攻而實施的高精度武器和航空兵的密集突擊”。

特殊情況下,也可以以導彈旅、導彈營為單位配屬給主要方向集團軍(軍)或支援其作戰。配屬的導彈部隊歸所配屬的集團軍(軍)指揮員指揮,並通過在集團軍(軍)級指揮所的導彈部隊指揮員向部隊下達指令;支援導彈部隊在執行其所支援的集團軍(軍)指揮員給予的任務過程中,仍由上級導彈部隊指揮員指揮。


近年來,人們對“定點清除”、“斬首”攻擊等詞耳熟能詳,但一提到“定點清除”,往往將其與以色列用武裝直升機對巴勒斯坦敵對分子首腦的打擊聯繫起來,一提到“斬首”攻擊,則會聯想到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對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的精確、近乎實時的空襲。事實上,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前蘇聯就用“奧卡”導彈對阿富汗山區的游擊隊隱蔽營地實施“定點清除”。 1996年4月22日,俄軍曾用“圓點”導彈擊斃車臣分裂主義武裝頭目杜達耶夫。當時,杜達耶夫正用手機與中間人通話。其手機信號被截穫後,俄電子情報部隊迅速將杜達耶夫所在位置的信息傳送給數十公里外的“圓點”導彈部隊。不到10分鐘時間,一枚“圓點”導彈就在杜達耶夫身旁不遠處爆炸。杜達耶夫因重傷不治身亡。

不過,通過對節點、要害目標抑或關鍵的“時間敏感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固然可以收到“斬首”、癱瘓全局甚至直接達成作戰目的的效果,但要使彈道導彈承擔此任務,其沒有近乎實時的目標保障、高度自動化的指揮控制系統、一定的命中精度和反應速度,顯然是難以想像的。而“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又恰恰都能滿足這些要求,非常適合於實施“定點清除”、“斬首”攻擊等行動。因此,預測“定點清除”、“斬首”攻擊等極有可能會成為俄軍或其他擁有“伊斯坎德爾”導彈武器系統的軍隊不時採用的一種行動樣式應該不是虛妄之言。



[ 本帖最後由 晴秀 於 2010-9-19 07:20 編輯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迴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TOP

真屌的飛彈~~
感謝分享~~好清楚的介紹

TOP

底座就跟浮橋車一樣型號麻

不錯的裝備!@!

TOP

台灣可以仿傚

TOP

看到那麼多武器  不得不讓我們這些和平人士害怕啊

TOP

北極熊的確是很強阿
蘇聯雖然解體了
但是
基礎深厚的軍需工業
隨便一樣東西
都可以引起其他國家的關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