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少喝水、常憋尿、有家族病史者 腎結石高風險群

少喝水、常憋尿、有家族病史者 腎結石高風險群

少喝水、常憋尿、有家族病史者 腎結石高風險群

具有家族病史、少喝水、常憋尿、三十至五十歲的男性等皆是腎結石高風險群。中醫師林奕良表示,腎結石是腎臟病變中常見疾病之一,屬於傳統中醫石淋範疇,常見本虛標實、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病症主要以標、實、熱為主,治療上必須依照發病前期、急性發作期、緩解期等階段分期辨治。

腎結石種類可分為磷酸鈣、草酸鈣、胱氨酸、尿酸結石、磷酸銨鎂等,一旦形成,這些結石均會損傷尿路黏膜,造成黏連、嵌頓、梗阻、腎盂積水、尿路感染等病理變化,進而引起血尿、腰腹絞痛,甚至寒戰高熱等症狀。

林醫師指出,如果病人處於發病前期,通常病人沒有明顯症狀,或是只有一側腰部輕微痠痛或脹痛,疼痛較為固定,比較容易忽視,通常體檢時才可能被發現出來。這時結石多半位在腎盞部位,同時多與腎組織有黏連,治療應以活血行氣為主,同時佐以利溼通淋、溫腎壯腰、清熱解毒、滋陰養血等治法。

患者處於急性發作期,常見腰部疼痛、血尿等主要症狀,疼痛較為劇烈,或是出現絞痛,還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溝或股內側,治療上應採急則治其標為原則,予以活血行氣、利溼通淋、清熱解毒,同時依照體質加減劑量。

處於緩解期,腰部痠痛是主要症狀表現,此時痠痛部位固定,伴隨腰部痠軟乏力、喜溫惡寒等、小便色黃、尿液渾濁等症狀,治療應以溫腎壯腰、利溼通淋、活血行氣為主,同時佐以滋陰養血等治法,還可稍佐清熱解毒以便清餘毒、防感染。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