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結腸炎須依濕熱內蘊、脾氣虛弱、肝鬱脾虛證論治

結腸炎須依濕熱內蘊、脾氣虛弱、肝鬱脾虛證論治

結腸炎須依濕熱內蘊、脾氣虛弱、肝鬱脾虛證論治

中醫認為潰瘍性結腸炎跟體質有關,而情緒和壓力則是左右病況的好壞。常見的症狀有腹痛、腹瀉及血便,有時一天腹瀉甚至會超過10次。

中醫師謝旭東表示,患者體質屬陽盛的人化熱,治療藥物要以葛根芩連湯此類方劑,體質為陰盛化寒治療藥物要以參苓白朮散此類方劑治療,病況最好交由醫師診斷,有些病人會因疲倦而亂服補藥,反而會導致狀況加重。

謝旭東說明,中醫雖然不像西醫有先進的儀器可以做大腸鏡檢查,但可以從觀察大便狀況得知腸內膜壁的好壞,若大便次數減少、成形的量較多,表示腸黏膜發炎改善及潰瘍癒合。

潰瘍性結腸炎在中醫屬於「腸辟」、「臟毒」、「泄瀉」等範疇,患者常見的症狀有腹痛、腹瀉及血便,中醫證型上基本可分為濕熱內蘊、脾氣虛弱、肝鬱脾虛,但病況治療,仍需透過專業醫師來論證辯治。

潰瘍性結腸炎很容易復發,因此飲食生活習慣相當重要,情緒要常常保持穩定,進食除了低渣飲食之外,體質陽盛為熱性體質的人,忌甜膩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

體質陰盛為寒性體質的人,忌食生冷食物和瓜梨類水果、芝麻、桃仁等涼性潤腸之品。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