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專心吃飯、睡個好覺...4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專心吃飯、睡個好覺...4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早安健康/廖芳芸 臨床心理師

您是否常感覺肩頸痠痛、眉頭深鎖、容易腸胃不適,好像沒什麼大病,但總是小病不斷,感覺無法放鬆,去看醫師最常被說的就是壓力太大,甚至是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單一的器官出問題,而是一個系統的協調性不佳。常見將自律神經比擬成一部車,有油門系統(交感神經,負責警覺反應)及煞車系統(副交感神經,負責放鬆反應)。自律神經失調就像是你的油門與煞車之間無法有效協調工作。不管是油門催不動(整天懶懶沒活力)或是煞車煞不住(長期緊繃無法放鬆)所引發的一系列不舒服,例如長期莫名的頭痛、暈眩、肩頸僵硬、胸悶、心悸、腸胃不適、睡不好等都可以朝自律神經失調來做調理。

從壓力去思考自律神經失調

發生一件事情,大腦會去解讀這是否為壓力事件,然後提升交感神經的活性(加速我們的油門)使心跳上升、血管收縮、肌肉緊繃、呼吸急促,同時抑制消化系統。正常情況下,壓力事情一旦解除,我們的身體就會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活性(踩下煞車),讓心跳下降、血管擴張、肌肉放鬆、促進消化功能。

但是如果我們一直讓自己處在壓力狀態底下,不習慣休息,或是要求自己什麼事都要做到完美,那久而久之,身體的煞車會漸漸失靈。當身體能量過度耗損時,油門也會漸漸老化,不僅影響心情,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保養自律神經從NESS著手

上天給你一部好車,但如果你的駕駛習慣不好,一樣會加速車子的耗損。保護自律神經可以從4方面著手:

N-營養:均衡的飲食,不僅為身體提供能量,「專心吃飯」也能為大腦帶來放鬆的訊號,使腸胃道的消化功能得以平衡。

E-運動:培養運動習慣不僅能促進心血管健康,還能鍛鍊身體的彈性、分泌腦內啡促進紓壓,研究顯示運動亦能提升自律神經的平衡。

S-睡眠:良好的睡眠品質能有效修復身體機能及紓緩情緒、鞏固記憶。建議每日睡眠時數為6-9小時。

S-紓壓:每天給自己一些片刻休息的時間是保養自律神經的首要任務,可以嘗試思考看看,如果你有15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讓你心情愉快,越多讓你心情愉快的事,你的身心就越有彈性。

如果您長期覺得心情不佳,比較容易憂慮、疲倦或是沒有活力,建議您到就近的身心科尋求諮詢,或是心理治療所也都有在推廣評估自律神經的檢查或稱之為身心功能檢測,運用儀器,帶您認識自己的身體在休息狀況與壓力狀況下的反應及彈性,進而提供適合您的壓力管理技巧。

TOP

感謝版大的分享!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