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衛生部回應“陰性艾滋病”疑雲

衛生部回應“陰性艾滋病”疑雲

南方都市報(全國版)
2011-04-07

發佈通報稱,可排除該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也無證據表明他們患傳染病南都訊 記者劉苗 發自北京 針對近日媒體報道稱有部分人員自述疑似感染“陰性艾滋病”一事,衛生部昨日發佈通報稱,綜合去年和今年兩次調查結果,衛生部專家認為目前可排除該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沒有證據表明該人群所述疾病具有傳染性和聚集性,也沒有臨床、實驗室和流行病學證據支持該人群患有某種傳染性疾病。

據介紹,2009年6月以來,陸續有群衆向衛生部反映稱自己出現了類似艾滋病急性期症狀,認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未知病毒。衛生部分別于2009年9月-2010年1月,2011年2-3月對部分“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進行了調查。

通過網絡取得聯繫,59名“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自願接受了首次調查,結果表明該人群艾滋病抗體檢測均為陰性,未檢測到相關致病病原體。但檢測結果和初步結論並未得到該人群認可。之後,中國疾控中心又將採集的血液樣本送美國相關實驗室進行病原學檢測。目前美方反饋稱,已經檢測的樣本艾滋病抗體均為陰性,尚未檢測到相關致病病原體。

在此基礎上,今年2-3月,衛生部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和廣東6省(市)開展了系統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目前共調查了40人。結果顯示,調查對象分佈于不同的市、縣,未呈現聚集性,也未發現調查對象之間存在共同的體徵和互相傳染的情況;調查對象和密切接觸者無共同的特異性感染症狀和體徵,未發現傳染病傳播的因果關係。實驗室檢查結果發現,調查對象血常規結果基本正常,無感染性疾病的特徵性變化;免疫功能檢查結果顯示,調查對象CD4細胞基本正常。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表明,未發現調查對象有與感染相關的器質性病變,主訴症狀與臨床體徵不相符合。大部分調查對象及密切接觸者均能正常工作和學習,一年內僅2人因扁桃體疾病住院,未出現因其他嚴重疾病而住院或死亡的情況。

權威回應

據新華社電 近日,一些網絡論壇出現所謂“陰性艾滋病”的網帖,發帖者稱感染不明病毒後出現類似艾滋病的症狀,但血液檢測HIV卻呈陰性。這一時引發廣大網民熱議和媒體關注。

疑問1

“陰滋病”病毒是否存在?

專家:未發現新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介紹,美國相關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可以查驗1 .5萬種病毒,還可以進行未知病毒檢測。因為部分病友不信任國內的檢測,2011年1月,中國疾控中心又把59例樣本送到美國的實驗室進行檢測,截至3月30日已做1/3樣本,均未發現新病毒。

曾為59名病友進行臨床檢查的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中心主任李興旺說:“每一種病毒,都有一個攻擊目標,損害心肝腎脾胃。從檢測結果看,這些自稱患‘陰性艾滋病’的病友,心肝脾腎肺都沒有異常。”一同參與對59名病友臨床檢查的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說,可以肯定這不是艾滋病。“只要是傳染性疾病,早期或是發病期,都會有體徵表現,一些人自稱有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口腔潰瘍、腹瀉、淋巴腫大等特徵,但經過檢查,很少能真正稱為醫學體徵。”針對網民“是否存在新的艾滋病病毒”的疑問,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梁連春表示,檢測未發現艾滋病病毒的變異。

疑問2

病友到底是否患病?

專家:未出現其他嚴重疾病衛生部再次組織的調查表明,未發現調查對象有與感染相關的器質性病變,主訴症狀與臨床體徵不相符合。大部分調查對象及密切接觸者均能正常工作和學習,一年內僅2人因扁桃體疾病住院,未出現因其他嚴重疾病而住院或死亡的情況。

但曾光指出,不管是精神因素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病友們有客觀的痛苦,他們還是病人,對他們應該給予幫助和關心。

中國疾控中心除自籌經費資助病友來京檢查外,還積極與病友溝通,減輕病友心理重負。

曾光曾先後致病友5封信,並通過網絡發佈,讓他們正確認識傳染病;從2009年10月至今,已多次接待病友來訪,傾聽病友的訴求。為與病友交流,回答病友關注的問題,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分會還專門開通了網站。

曾光說,在他們的干預下,已有5位病友主動回信告知自身症狀已消失,其中有2位是曾接受檢測的59名病友中的成員。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