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安全套上還是菜花兒開

安全套上還是菜花兒開

中國報
2012-05-04
 那些年,還年輕,在一家屋業發展公司打工。當時流行瓊瑤的雙林雙秦電影,影片主題曲也是“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金盞花》亦如是,主唱者是那些年最紅的鳳飛飛。可是,不論怎么紅的歌,我通常只記得一句半句。這首我也只記得一句,但記錯了,只會唱開頭的“金盞花兒開了,金盞花兒開了”,其實,歌詞是“金盞花兒開了,鳳凰木兒綠了……” 我之所以記錯,想來真感愧咎。因為是在幸災樂禍地“唱”人家。每逢出糧借糧,承包商都會帶工友浩浩蕩蕩到附近的城市去尋樂。節目不外看電影、嫖妓或上色情按摩院。

 有個中三“肥佬”后出來當學徒的男生,跟大伙去尋歡,在眾人慫恿下,人生的第一次,竟“獻”給了一個比他媽還老的印度妓女。這蠢事,足足給他的親戚兼老闆罵了一個星期。另一個長相喜劇感超高,像演員午馬的工友,是全工場的開心果。他所賺的,不是賭掉,就是“叫雞”花掉。因為像杜牧愛“捲珠簾”,常常“中毒”,有一次中的是俗稱包菜花的性病。他痛得半死,工友卻天天把快樂建築在他的痛苦上,取笑他;我竟也加上一分,老用《金盞花》的調子唱“包菜花兒開了,包菜花兒開了,包菜花兒開了……”

戴上安全套以策安全

 “中毒”,感染各種性病,是工友的平常事,人人平常心看待。中獎后,打針就“搞定”,所以到妓寮尋歡作樂,都“赤手空拳”上陣,不戴安全套。因為事不關己,也未多加瞭解,以為若他們肯全副軍裝上陣就安全,就如避孕一樣,其實不然。幾年前讀了宣教士的通訊,他們在柬埔寨服務從山區到金邊工作的工人。遠離妻子的工人,召妓而感染HIV,非常憤怒,因為廣告宣傳只要戴上安全套,就安全。工人每次都做足安全措施,竟然染上這絕症。

 常常在白人國家的機場洗手間,看到提防愛滋的宣傳海報,就覺得悲哀又可笑。海報上總是說,到海外去嗎?記得戴上安全套,以策安全。

 美國一項較新的統計,“全程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孕,成功率達98%;但大多數“典型使用”者,成功避孕只有85%,意即失敗率15%。至于使用安全套預防性病感染,無論是“全程正確使用”或“典型使用”,失敗率則遠遠高過避孕功能。防止HIV最佳業績是80%,若因分沁物而傳染披衣菌,風險降低到26%、淋病62%等。有項追蹤研究,美國黑人青少女性跟性活躍對手上床,百分百使用安全套,28個月后,五分之一感染披衣菌、淋病、滴蟲等。好些性病無法根治,一生之中,隨時復發;若結婚生子,則會禍延下一代。黑人使用保險套而安全性大減,因為“尺寸”問題,精液和分沁液會從保險套邊沿流出。這是那些喜歡與非洲黑人同歡共樂的大馬女性,須知的資訊。至于現在讓全世界驕傲又光榮的肛交,使用安全套,其不安全性是異性戀霸權床戲的2000%。

 一個歐洲白人到新加坡烏節路購物,在商場中被人半推半就,進入美容院接受按摩服務,晉級到色情服務;回國后慘痛地嚐到性病,這竟成為新聞,可見大家的安全意識有多低。安全套的安全性,遠比我們想像中低,無論是“包菜兒開了”,或是“鳳凰木兒綠了”,感染各種性病的痛苦,多是一生之久,還要禍延下代。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