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清明掃墓務必做好自我保護措施、避免恙蟲叮咬

清明掃墓務必做好自我保護措施、避免恙蟲叮咬

清明掃墓務必做好自我保護措施、避免恙蟲叮咬

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今年截至目前高雄市累計七例恙蟲病確診病例(全國六十八例),與去年同期相當,但高於一○三至一○五年同期病例數。

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例發生,流行季節主要為夏季,依據歷年監測資料,每年四至五月恙蟲病例數開始增加,六至七月為高峰期,恙蟲病的潛伏期約六至二十一天(通常九至十二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

恙蟲病並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是經由被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蟲叮咬,恙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類身上,因此行經草叢環境且未做好保護措施,即可能遭恙蟲叮咬而感染,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無痛性焦痂,如未經治療,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六十,經治療後死亡率小於百分之五,分析被咬部位,通常是在皮膚有皺摺處,及襪口、袖口、褲子鬆緊帶等縮緊部位,還有鼠蹊部等隱密處,市民要多加注意。

衛生局特別提醒市民朋友,清明時節已近,從事祭祖掃墓、登山或郊外踏青,有可能因為接觸到恙蟲生長的草叢環境,出發前後請務必做好防恙蟲叮咬自我保護措施,例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長靴及皮膚裸露部位塗抹經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活動返家後建議儘快沐浴且換洗全部衣物,以免恙蟲叮咬而感染恙蟲病,活動後一-二週如有發燒或身軀出現紅疹症狀或隱密皺摺處有傷口(如火山口)出現等疑似恙蟲病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草叢的暴露史及活動史,保障自己與家人健康,也籲請醫療院所應提高對恙蟲病疑似病例之通報警覺,即時提供適切臨床處置。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