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少 迷 糊,多 幸 福

少 迷 糊,多 幸 福

少 迷 糊,多 幸 福

她說:駐足生命的角落,回頭看看過往的愛情,
感覺竟是:「當初好傻。」


我了解這種心情。


誰不曾為愛痴傻?
只不過--有時候,傻得可愛;有些時候,傻得悲哀。
青春不能重來,所以我們總要原諒自己,
並且消遣自己,用當初的傻勁,換現在的成熟。


但願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
是傻得可愛,不是傻得悲哀。


畢竟,愛情是一門艱深的功課,
沒有教科書可以傳授適合每一個人的經驗法則。
大家都在自身的歷練中悄悄地摸索,
期望減少「一時糊塗」的遺憾,增加「長久幸福」的可能。


前幾天,和一位年逾不惑的醫師朋友聊天。
他很掏心掏肺地對我說:
「有過一次婚姻經驗之後,即使現在碰到會令自己非常心動的對象,
都會比較謹慎地表達感情。失去青春的代價,也許是對感情的能放能收。」


據側面了解,半年前他認識了一位堪稱一見鍾情的對象,
兩個人以普通朋友的形式開始交往,至今沒有任何親密的接觸,卻兩心相許。
曾經是花花大少的他,十足跌破朋友的眼鏡,
大家都不相信他能夠按捺得住身體的衝動,只用心靈溝通。


他不諱言:
「這半年來,我連和她講電話時,只是握住話筒,生理都會有明顯的反應。」
我知道他想強調的--並非「男人四十,還是一尾活龍。」這方面的事;
他真正想表達的是--自己對身體與感情的駕馭,已經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


他的表述,令我十分動容。
一個人對感情能放能收,而且雙方都不覺得勉強痛苦,是多麼武功高超的境界。


他的經驗,也讓我心疼。
在愛情的世界裡,我從沒有看過天才。
所有武功高超的人,都曾經因為一時糊塗,吃了不少苦。
武藝是否精進,關鍵不在於次數,而在於每次一時糊塗之後,
若能幡然悔悟,從經驗中記取教訓,所有吃過的苦,
都會變成在愛中成長時所需的大補。


愛情品質的好壞,無關智商。
能不能擁有幸福,和一個人的工作能力,也沒有直接的關係。
許多聰明的人,把自己的感情生活弄得一團糟。
也有很多一心追求幸福的人,盡了最大的努力之後,卻離幸福愈來愈遠。
看過這麼許多感情的個案,我發現擋在幸福之前,
有七大迷障,常讓人們因為一時糊塗,而誤入歧途。


第一,把愛情當做革命事業來經營。

愈是眾人不看好的戀情,自己愈是覺得轟轟烈烈。
尤其,戀愛若是被父母反對,更是視死如歸。
根據我私下的統計,這些自許為革命烈士的多情人,
有一半「壯志未酬身先退」;
而另外一半呢?
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革命成功之後非常後悔。
感情,的確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別人談的。
這句話,最重要的意義,並非教人獨裁寡斷,
完全不參考別人建議,而是要學會對自己的感情負責。
一段感情,若不能得到身邊大部分朋友的肯定,
絕對是其中存在一些連自己都看不清楚的盲點。


至於父母的意見,多少和你本身在家庭的表現有關。
如果你在家庭中是一個依賴性高、
令人很不放心的孩子,父母將很難看好你的戀情。
而父母和親友的反對程度,正好對應出你的自我檢討及溝通協調能力。
當你連這些家務事都擺不平,將來怎有可能處理好自己和伴侶之間的衝突呢?
即使你可以獨排眾議,和你所愛的人在一起,
兩人生活中的摩擦,將會是另一個難? D。


第二、一廂情願地以為只要堅持就會幸福。

暗戀或單戀,是愛情中最傻、也最不值得的一廂情願。
但是,很多人以此為樂。
他們堅信「把一個人放在心中,就是永遠」;
我卻要在這句話後面加上三個字,做為誠懇的提醒:
「把一個人放在心中,就是永遠『的遺憾』。」
當你開始喜歡一個人,絕對有權利、也有義務讓對方知道;
當然,你也必須做好對方不接受這段感情的心理準備。
假使對方斷然地拒絕,你應該深覺慶幸;
至少,沒有繼續把感情投入在一個不該放感情的人身上。


這是還沒有開始一段戀情之前,應該具備的智慧;
也是一段感情結束之後,非常必要的清醒。
很多人花了太多力氣,去和已經決定分手的戀人糾纏不清,
也和自己過不去,到最後還很不甘心地吶喊: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愛情還是要離我而去?」
愛情,是兩個人的舞曲。
當其中有一方不願意開始跳、或不想繼續跳下去,
而你硬要拖著對方跳舞,不但可能相互踩傷對方的腳,也會糟蹋了優美的旋律。


第三、兩個好人在一起卻變成一對「怨偶」。

在戀愛之前,兩個人分別在朋友眼中都是好人F
但是,開始談戀愛之後很可能變成一對「怨偶」。
連自己都百思不解:
為什麼交往之前眾人眼中的好人,
經過了解、相處之後倒成了「避人」--
令伴侶避之唯恐不及的人。


這是愛情中很殘酷的事實:
條件很好的人,不見得適合自己。
也許,自己在眾人面前也是挺優秀的,
但就是有些對方無法忍受的缺點,並且相互挑剔。
愛情,有時候像染色劑。
相識之前,兩個人原本擁有各自鮮豔的顏色,
碰撞在一起之後,未必能調和出更美麗的第三種顏色。
相愛,是一種協調的藝術,而不是輝煌的技術。
如果,不能夠認清楚這一點,再多的努力都是多餘。
時光,不會真的使愛情褪色。
誠如所有的古董,總會在歲月的淘洗中散發出另一種吸引人的光澤。
重要的是:協調的感覺。


第四、在時間壓力之下做了不得已的選擇。

幸福,可以是妥協之後的結果。
但是,這種妥協必須是自發性的,出於誠懇的自願。

譬如:你犧牲一場音樂會,陪他在公司加班。
改天,等他忙完了,補你一頓大餐。
妥協的內容,可以是一次約會、一個生活習慣、
一種價值觀;但最好不是和時間妥協。
我看過許多在時間壓力之下做決定的婚姻,往往都不會幸福。


例如:即將畢業了,必須談場戀愛才顯得不虛此行;
終於快要三十歲了,趕快找個人嫁掉;
應對方長輩要求,百日之內成婚;
為了迎接不在預期中的嬰兒,匆促完成人生大事。


英文叫「Dead line」,中文翻譯成截止日期,直譯則稱之為「死期」。
在時間壓力之下經營愛情,常常只是為了趕進度,當然顧不了品質。
一旦時間壓力解除,雙方重回理智,生命的現場將變得十分狼狽,悔不當初。



第五、對兩性的角色有矛盾的誤差。

在強調女男平等的時代,卻又高唱男女大不同的論調,
的確造成兩性相處時很大的衝擊。
女性期望男人有雄厚的肩膀、也要有細膩的心思。
男人理想中的女性,則是既獨立、又溫柔。
說實在的,這兩極化的條件並非如「魚與熊掌」般難以兼得,
但雙方都需要時間去學習、並且彼此調適。


都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關於「女人可不可以主動追求男人?」
「丈夫是個大男人主義者,我該怎麼辦?」
「女老男少配,會幸福嗎?」
「同性戀者可以結婚嗎?」
仍引起廣泛的爭議。
表面上,大家都強調尊重與包容;
實際上,真正做到的幾希?


真正的愛情,是超越性別、超越國界、超越種族的。

學會包容的起點,其實是坦然地看待差異。
人與人的差異、女與男的差異、異性戀和同性戀的差異、
東方與西方的差異……然後,學習接受與了解。
當好萊塢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出現黑人的男女影帝(后),
獲獎人淚流滿面說: 「這是所有黑人演員的驕傲」時,我的內心十分震懾。
種族的壓抑,無法抵抗人間至美的真情。
更何況女與男、老與少、同性與異性?
不要再拿你的性別角色或性別傾向當藉口,做為不能夠幸福的指控。
只要你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終必幸福。


第六、悲劇才是愛情中最美的一齣戲。

平凡的人生,的確需要彼此用創意來激起美麗的火花。
愛情的精彩可期,必須雙方都願意用心經營。
不過,有些「一時糊塗」的人,
卻犯了「毀」人不倦的毛病,情到濃時,讓愛別離。

離開的理由,十分不具說服力,
卻如潛意識裡無法擺脫的魔咒般,左右了無法控制的自己。
在穩定的戀情中出軌、在幸福的婚姻中外遇,為了嘗試新鮮、為了怕生活被定? 活B
為了在無風不起浪的歲月裡再掀高潮……
很多人習慣用悲劇來證明自己的青春不老,愛情仍活在即將花白的髮梢。


「執子之手,死生契闊。」
再深的愛,都無法在世間永恆,只會在多情人的心中永遠。
攜手相陪,一年或數十載,總有一天其中一個人會先離開。
歷經感情的滄桑,才會真正明白:
人生最大的悲劇,不是生死離別,
而是兩個人相守在一起,但不相愛。


第七、僥倖地以為自己可以逃過一劫。

青少年墮胎、成人感染愛滋病的比例,在亞洲地區仍居高不下。
高中學生有性行為的人數不斷增加,
更令人擔憂的是絕大多數的他們沒有做安全措施。


我認識一對學歷很高的夫婦,結婚五年來每年都生了不在計畫中的小孩。
丈夫說不喜歡戴保險套、太太說日子算不準……。
激情的時候,最容易犯了「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的毛病。
然而,「糊塗一時」可能毀了「聰明一世」。
幸福,不是僥倖過關的機率,而是每一次、每一天的小心翼翼啊。


有心追求幸福人生的男男女女,有的希望落空、有的美夢成真。


但願每個人都學會--
用曾經「一時糊塗」的經驗,得到「長久幸福」的智慧。

愛情是液體~~灑出去後~只會蒸發~不能收回....

TOP

感謝分享喔

TOP

謝謝您的分享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