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家中PM2.5濃度 近5成超標

家中PM2.5濃度 近5成超標

家中PM2.5濃度 近5成超標

近五年來,因氣喘就醫的民眾大增三成,黃立心醫師呼籲,民眾空污嚴重時外出戴口罩外,也別忽略室內空氣品質;居家環境中的微塵、油煙、黴菌、塵蹣等污染源都是造成「室內空污」的元凶。儘管門窗緊閉,待在室內仍有暴露於污染空氣的風險。

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有八成青少年(83.6%)認為汽機車廢氣排放是臺灣空汙的主要來源,七成(74.5%)認為來自重工業污染,根據(行政院環保署,106)空氣汙染防制策略報告指出:我國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濃度,來自境內污染源比率約60%~66%、境外傳輸34%~40%(也就是鄰近國家的空氣污染物隨著大氣環流傳到我國)。

國內的PM2.5來源有許多,移動源為30至37%(柴油大貨車最多,小客車和客運車居次)、工業源約占27至31%(電力業、石化及鋼鐵業為主)、其他污染源為32至34%(餐飲業最多,其次為道路揚塵、營建工程、露天燃燒等)。

現代人九成時間都待在室內,空汙嚴重時,黃立心醫師也建議民眾減少出門。但待在室內就安全了嗎?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調查,室內污染物含量可能高出室外五倍;而台大公衛系針對台灣家戶所做的調查顯示,近五成家庭家中PM2.5濃度超過標準!

這些室內空氣污染源可能來自室外,例如交通廢氣等城市活動造成的污染、顆粒物質與花粉;以及室內因清潔劑、寵物皮屑和其排泄物、香氛蠟燭、牆面塗料與油煙所產生的污染源等。而為反映節能的需求,現代住屋變得更為密不通風,污染物也因此在室內不斷循環。

醫師表示,挑選空氣清淨機時,可選有HEPA玻璃纖維濾網,可有效過濾99.95%小至PM0.1的空氣傳播微粒,包含過敏原、細菌、花粉和黴菌。然而,活性碳濾網上則能捕捉包含二氧化氮、甲醛與苯等有害氣體。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