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性交前「割」後患!降2成前列腺癌風險

性交前「割」後患!降2成前列腺癌風險

華人健康網粉絲團   
【華人健康網 記者許育瑋/編譯】 2012年3月14日 13:20
2千年前開始,猶太教徒就把「割禮」(circumcision)強制納入教義當中,2千年後的今天,部分泌尿科醫生依舊倡導男性盡早割掉包皮,除了解決龜頭過度敏感而早洩的問題,也避免細菌在包皮內滋生造成男女雙方性器官的感染。如今美國研究人員提出數據表示,男性在初次性交前完成割禮,得到前列腺癌的比例會降低不少。


美國研究:提早割包皮,降低1到2成的前列腺癌風險。
美國《時代雜誌》(Time)引述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針對1754名患有前列腺癌以及1645名健康的男性進行調查,發現在初次性行為前就割包皮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比例較一般人少了15%,而得到更具威脅性的泌尿科癌症的比例也降低了18%;該論文發表在美國癌症協會最新一期的《癌症》(Cancer)期刊中。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的發生多半和性傳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s)有關,這些病原體很容易在包皮底下滋生造成發炎,誘發癌細胞不正常地增生,加上很多男性並沒有維持徹底清潔的習慣,因此諸多泌尿方面的疾病都跟「藏汙納垢」的包皮有關。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亦顯示,割包皮不但大幅降低男性感染性病的機率,也減少女性伴侶得到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等風險。

根據2007年各國衛生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有高達75%的男性已割過包皮,且當中不少人並非出於宗教的因素,相較之下,只有約3成的加拿大男性和不到6%的英國男性行過割禮。然而,荷蘭皇家醫學會(Dutch Royal Medical Association)在2011年卻提出相反的意見,認為強迫男孩或成年男性割包皮並非降低性交感染的最終途徑,每天只要做好固定的清潔程序即可,且割包皮需要視當事人的意願,強制執行反而會產生一些身心上的副作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