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檳榔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居高不下

檳榔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居高不下

檳榔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居高不下

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2017年5月4日公佈,十大癌症中口腔癌排名第五,口腔癌、鼻咽癌與食道癌等等都是屬於頭頸癌的範疇,病人與國人平均壽命相較下少活16.3年,亦為最短命、最早夭的癌症。

亞洲頭頸部腫瘤醫學會侯勝博理事長表示,口腔癌是台灣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台灣街頭檳榔西施林立,檳榔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雖有口腔癌篩檢政策,但接受的大多都是同一批人,防癌宣導也很難打入最受檳榔荼毒的藍領階級。

民眾即使罹患口腔癌也往往諱疾忌醫,從第一期拖成第四期,使得台灣的口腔癌期別第四期竟佔近四成。台灣雖然在國際學界上以口腔癌的治療聞名,但後續的吞嚥語言復健及長照政策仍未臻完善。

亞洲頭頸部腫瘤醫學會侯勝博理事長表示,台灣民眾往往諱疾忌醫,病人接受治療時大多已為第四期,通常需要合併手術及化學、放射治療,但也因此會產生許多因治療而引起的後遺症,而放射性骨組織壞死,即是最惡名昭彰的一種。

放射性骨組織壞死之所以會產生,通常是因為:

一.病友術前口腔或鼻咽局部不清潔。

二.放射線照射所引起三個低下(Hypo)的狀態:1.缺氧(Hypoxia);2.缺血(Hypo vascularity);3.缺細胞活性(Hypo cellularity);而引起組織癒合能力不佳,傷口無法正常癒合。

三、病友在術後未能在患部(口腔、鼻咽腔)保持一個乾淨的環境,然而因為放射性骨組織壞死一旦產生,就幾乎是不會好,所以治療之道首在預防,亦即在術前及術後保持患部的清潔。

罹患口腔癌不只是個人的問題,也是家庭、社會、國家必須去面對承擔責任的。為響應世界抗頭頸癌日的活動,亞洲頭頸部腫瘤醫學會(ASHNO)特別為病友準備了口鼻秀秀工作坊,意即藉由此工作坊,讓病友及家屬能藉由實地操作演練,學會如何自行沖洗患部(口腔、鼻咽腔),進而預防他、遠離它,永保安康。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