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甩肉減重 遠離代謝症候群卡健康

甩肉減重 遠離代謝症候群卡健康

甩肉減重 遠離代謝症候群卡健康

父親節即將來到,有許多爸爸們,為了賺錢養家,在白天久坐辦公室,晚上又加班應酬,導致啤酒肚、鮪魚肚上身,易有代謝症候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北市聯合聯醫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春森提醒爸爸們,要快快動起來,甩掉腰間肉,遠離代謝症候群。

陳春森指出,依據國民健康署定義,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便屬於腹部肥胖,也就是代謝症候群候選人,若加上胰島素阻抗,產生血壓、血脂、血糖異常,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代謝症候群尚不算疾病,而是一些疾病的前期,相關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加起來的死亡率,高於十大死因第一位的癌症,必須加以預防。

代謝症候群主要成因為遺傳、缺乏運動、不當飲食、肥胖等,在診斷上有5項指標,只要符合其中3個指標就屬代謝症候群。

這些指標分別為:

1.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

2.血壓高(收縮血壓≧130mmHg舒張血壓≧、85mmHg。)

3.血糖高(空腹血糖值介於100至126mg/dl,超過126就是糖尿病。)

4.三酸甘油酯高:(空腹三酸甘油酯≧150mg/dl。)

5.好膽固醇低(男性高密度酯蛋白<40mg/dl;女性<50mg/dl。)

陳春森說,腹部肥胖會產生胰島素阻抗,在近年有研究發現,糖尿病用藥除降血糖外,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像是打腸泌素,讓血糖下降,食慾跟著降低,體重因此減輕,同時心血管死亡率也下降,由此可證,只要體重減輕,腹部肥胖減少,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而另一種藥物SGLT2抑制劑,也有類似效果。

陳春森強調,這不是在教民眾吃藥,而是鼓勵減重,只要大約減掉5%體重,就可脫離代謝症候群,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他認為醫學著重預防,不要等到變成疾病才治療,若能提前在代謝症候群時就篩檢出來,注意控制,就能夠減少演變成疾病的情況。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