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風流翁召妓患罕見陰莖癌

風流翁召妓患罕見陰莖癌

太陽報 2006-06-13
       
俗稱「椰菜花」的性病疣是本港常見性病之一,進行不安全性行為是染病元兇。「椰菜花」的徵狀與陰莖罹患「原位鱗狀細胞癌」很相似,醫療人員斷症時有機會混淆。宪生署社會宪生科門診最近便發現一名七十五歲、曾召妓老翁的陰莖出現呈疣狀腫瘤,後經皮膚組織切片檢查確診為癌瘤。男士濫交、曾患「椰菜花」或其他性病、吸煙等均是罹患「陰莖癌」的高危因素。

 「椰菜花」是主要的性病之一,每年感染個案逾三千宗,男性患者會在陰莖上長出明顯的肉色小粒。負責本港性病治療工作的社會宪生科門診,近期接獲一宗疑似感染「椰菜花」個案,一名七十五歲老翁因陰莖持續兩個月長出呈疣狀的腫瘤而求診,患處的面積更逐漸增大至兩厘米乘一點八厘米,患者承認發病前十個月曾在內地召妓,並無使用安全套,兩個月前亦曾與在內地居住的妻子性交。

千四人中有一患者

皮膚科專家根據患者的病歷,初時認為患上「椰菜花」的機會較大,但由於臨床徵狀不太符合,故決定替患者進行皮膚組織切片檢查,終於證實患上罕見的「原位鱗狀細胞癌」,由於患者拒絕接受陰莖切除手術,故需轉介到臨床腫瘤科接受放射治療,有關個案研究已見刊最新一期醫學雜誌《The Hong Kong Practitioner》。

「陰莖癌」較為罕見,美國的數字顯示陰莖長出「原位鱗狀細胞癌」只佔全部男性癌症個案百分之零點四,即每一千四百多名男士中只有一人患上。

嚴重者須切除陰莖

負責有關個案的社會宪生科皮膚專家指出,患者主要是六十至七十歲的男性長者,「原位鱗狀細胞癌」可出現在陰莖任何位置上,但多數生長在陰莖較前端,病情較輕的患者在切除癌瘤部分後,可接受陰莖重建手術,情況嚴重則要切除陰莖,患者痊愈後的五年存活率約為百分之五十二,致命併發症包括感染、出血及腫瘤潰瘍等,曾感染「椰菜花」的男士,患陰莖「原位鱗狀細胞癌」的風險最高。

專家指出「原位鱗狀細胞癌」在陰莖出現的形態除了呈疣狀外,亦會呈斑狀、粉瘤狀及潰爛徵狀,早期病徵與性病疣相似,故生殖器附近生長了疣狀瘤未必一定感染性病,前線醫護人員需特別注意,以免延誤了癌症治療。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