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秋補 宜養陰、生津、潤肺

秋補 宜養陰、生津、潤肺

秋補 宜養陰、生津、潤肺

民間常有進補習俗,透過進補保養身體,秋季進補有助抵抗寒冷的冬季。執業中醫師楊淑媚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秋季進補有二忌,一忌無病亂補,二忌虛實不分,最佳補法就是請教中醫師,依照個人體質選擇適當藥材,否則濫補一通,很可能招來反效果。

楊醫師指出,中醫認為,秋季為陽漸消陰漸長的過渡階段,前面階段相對偏熱,後面階段相對偏冷,特別是在秋末的時候,秋主收的特徵將會更明顯,人體陽氣、陰津等都要進入收藏、收斂等狀態,目的是為下一個冬季做好準備。

楊醫師指出,養生防病應根據季節變化做出相應調整,民間素有秋補的習俗,但是進補不能隨便亂補,因為進補也有禁忌存在,尤其是無病亂補,不但浪費錢,又損害自身;虛實不分也是另一個重點,進補藥膳使用對象,最少基本分為寒、熱兩大類,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體質寒者常會畏寒喜熱、手足不溫、臉色蒼白,體質熱者常會怕熱喜寒、手足心熱、口乾舌燥,倘若民眾不辨寒熱亂吃藥膳,很容易招致反效果,比如體質熱者食用溫補藥膳,常會造成火上加油的現象。補益身體要補的對,否則適得其反,最後只會傷害身體。

秋季進補不可亂補,根據中醫原則,秋季氣候早晚涼爽,容易使人精神倦怠、身體乏力、胃口變差,這時進補宜養陰、生津、潤肺。由於天氣轉涼,有些民眾不知不覺飲食過量,致使熱量攝取暴增,所以秋季也要預防突如其來的肥胖。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