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物質成癮 分生理、心理依賴

物質成癮 分生理、心理依賴

物質成癮 分生理、心理依賴

有些民眾每天都要喝上幾杯酒,覺得喝酒能幫助放鬆,但久而久之喝酒的量與時間便越來越多,導致每天醉茫茫,此時就必須注意是否有酒精成癮的問題,事實上,不只酒精會有成癮的問題,像是服用安非他命等毒品,也容易有上癮的情形。

其實不論是安非他命或是酒精的成癮,這些都屬於物質成癮的一種,這些造成上癮的物品,會影響我們的控制力、社會功能、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或生命造成威脅,也會間接對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造成傷害。

一般來說,物質成癮的影響可以分成生理依賴和心理成癮兩部分,其中生理依賴所指的便是長期使用物質會造成「耐藥性」,因此需要使用更大的量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而一旦停止使用該物質,會產生種種不舒服的症狀,甚至有可能影響生理平衡而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就是所謂的「戒斷症候群」。

成癮者在停止使用物質的"戒斷期",可以透過醫療協助,處理戒斷期的身體症狀,能夠幫助減輕過程中的不適與避免造成永久性的傷害,這段期間會因為成癮物質的戒斷期長短不同而需要不同的時間,通常是幾小時到兩週的時間。

至於心理成癮,所指的是在使用這些物質後,會改變精神或情緒狀態,進而讓使用者脫離負向情緒,或是獲得正向情緒,隨著多次重複使用物質,那些人、事、時、地、物也會在使用者的心中與物質產生連結,一旦接觸類似的環境,就會有重覆且強烈的渴望。

而這種難過的感覺會讓成癮者有很強的衝動想要再次使用該物質,通常心理成癮幾乎就是一輩子的事,需要花許多的心力才能與之對抗。

因此針對物質成癮的醫療,除了從生理依賴來做治療之外,心理成癮的治療也是醫療協助中重要的一環,其中心理治療便是心理成癮的心藥,透過心理治療將有助患者得到下列幫助──如:增強不使用物質的動機、學習如何避免與處理渴癮的認知行為技巧,以增加擺脫物質控制的武器、學習壓力因應與情緒紓解技巧、獲得情緒上的支持以及嘗試找出自己物質成癮的原因,並且以幫助患者對抗物質成癮。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