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東漢諸侯王妒妻虐殺丈夫愛妾炮烙後碎屍燉煮

東漢諸侯王妒妻虐殺丈夫愛妾炮烙後碎屍燉煮

  東漢時代既有對女子的殘酷刑罰如「下蠶室」,也有以罰代刑的「女徒顧山」法條。「下蠶室」的刑罰在《女誡》出現之前就有,如光武帝劉秀建武二十八年(52)有詔「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蠶室,其女子宮」,即把婦女陰道割去,與男犯同到高溫的蠶室勞作。「女徒顧山」出現於西漢平帝元始元年(1),法條曰:「天下女徒已論,歸家,雇山錢月三百。」也就是說:已判刑的女犯都放回家,用給官方砍柴的方法頂罪,在施行中讓每個女犯出三百錢,算是僱人的月工價。建武三年,重新啟動該法條,詔曰:「及婦人從坐者,自非不道、詔所名捕,皆不得系。當驗問者即就驗。女徒雇山歸家。」但沒說僱人價錢。
  比較而言,東漢初期對婦女的法律約束比西漢加強了,《女誡》從道德上確認這種強化趨勢,以至於形成了歷史上的中國法律慣性。到唐宋明清則完全系統化,分為舂(配以黥劓)、拶、杖、賜死、幽閉五刑,更有「沉塘」宗法私刑的處罰。可以說,所謂中華文明,其重要基礎之一就是在對婦女愚化之上的「嚇化」,殘酷用刑。班昭作為「大家」的貢獻就在於把兩漢以「女徒雇山」為代表的刑罰寬容論轉向了全面嚴厲。這種以犧牲婦女利益為代價的政治道德的敗壞,也許只有北宋理學家程頤可與之相比。有人問程頤:「寡婦的日子太難過了,可不可改嫁,找個生活出路。」程頤霸道地說:「餓死事小,失節為大。」輪到他自家事務了,他卻變了原則,設法幫助其守寡的外甥女改嫁。
  對婦女施刑以幽閉最為缺德。針對婚外性行為又不足以處死的,以木槌擊腹並陰部,使子宮脫落並壓迫陰道變形,使之無法性交並失去生育能力。至於未入正式刑律的騎木驢則更為殘忍:將女犯人吊起,下置一橫木,橫木上再豎一根細且堅硬的木桿,有的乾脆就是鐵釘;將女犯徐徐放下,讓木桿或鐵釘穿其陰部或肛門,直到頭部(喉或口)。女犯不能立死,須苦熬幾日,慢慢致死。
  無論《女誡》還是其他諸多女學著作,主要目標還在於通過上層社會的婦女的規範行為給底層社會示範,以使社會秩序更加穩定。然而有身份的貴族婦女很少接受這套訓誡,那些妒婦根本沒改變西漢以來的強硬作風,如廣川王劉去病的妻子(王后)昭信之殺望卿。《漢書·列傳第二十三》記載:廣川王劉去病甚愛其姬望卿,妻昭信妒,造謠稱望卿與郎吏有姦情;劉去病聽信,望卿失寵;昭信遂讓眾妒者持鐵烙追燙望卿,望卿被逼投井;昭信還不解氣,乃用刀挖下望卿陰道,割下鼻子、嘴唇、舌頭、扔至大鍋裡煮,令諸姬觀摩盡,乃止。
  妒殺成為一種貴族私密文化。三國時,袁紹妻子劉氏在袁紹死還未入土之際就殺了袁紹的五個愛妾,隨即派兵將這五個女人娘家滅門。西晉賈充之妻郭氏疑賈充與乳母有私,立殺二乳母。第一次是賈充隨乳母進了裡間屋,導致乳母被殺;第二次是賈充親吻乳母懷中的孩子,乳母遭疑,被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