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衰弱症易致行動、記憶障礙及失能

衰弱症易致行動、記憶障礙及失能

衰弱症易致行動、記憶障礙及失能

衰弱症是常見的老年病症候群之一,會隨著個體多項生理系統儲備能力下降,超乎其原來年紀該有的程度,當外界壓力來臨時,無法維持身體恆定,導致身體後續失能及其他不良結果;台灣到二○二六年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二成,超高齡社會的老年病症候群問題不容忽視。

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衰弱盛行率約為百分之五至十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衰弱症。老年衰弱的診斷有五個臨床表徵──無預期的明顯體重減輕、費力疲憊感、肌握力下降、行走速度變慢、體能活動度低,若五項符合三項以上則診斷衰弱,符合一至二項則為衰弱前期。

衰弱症可能導致行動力、記憶力及吞嚥功能障礙、平衡問題、憂鬱症狀、疼痛、便秘、大小便失禁,且研究顯示死亡率、住院率、跌倒率皆比非衰弱症的病人高,因此教導老年人如何預防衰弱症相當重要。

麻豆新樓醫院醫科黃毓凌醫師指出,衰弱症原因無法用單一問題解釋,大致可分內在及外在因子。內在因子有生理及心理狀態的退化、多重慢性疾病、營養不良、不良生活習慣;外在因子有社會、經濟及環境問題。在眾多原因中,肌少症被認為與衰弱症有高度相關。肌少症定義為骨骼肌因各種原因造成流失,所導致生活功能下降,其中以下肢近端肌肉減少最多。

預防衰弱症首先要先治療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如肺結核、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慢性感染、早期癌症和失智症等。有研究指出,營養補充和規律運動對於預防衰弱症有顯著效益,營養補充首重蛋白質,維生素D也能預防肌少症發生,可搭配漸進性阻力運動,包括肌力及重量訓練,有助於增加肌肉量以及肌肉強度、增加關節穩定度、減少脂肪堆積以及減少長者對於跌倒的恐懼感。加上良好生活習慣、戒菸、正確服藥觀念、保持開朗心情以及積極社區活動參與,都是預防衰弱症不可缺乏的要素。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