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酈食其為何慘遭烹殺?

酈食其為何慘遭烹殺?

  唐代詩人李白曾寫過一首詩:「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詩中提到的「高陽酒徒」﹐是漢高祖劉邦手下著名的謀士酈食其。他嗜酒如命﹐向劉邦獻計攻克陳留﹐後又遊說齊國﹐靠一張嘴獲得七十多座城。酈食其給世人留下的不僅是他的謀略﹐還有「民以食為天」等諸多名言。
  酈食其(?~公元前203年)﹐秦朝陳留縣高陽鄉(今屬河南開封市開封縣)人。他少年非常喜歡讀書﹐但家境貧窮﹐又沒有職業﹐只好在鄉里做了裡監門(相當於地保)。儘管如此﹐縣中的賢士和豪強卻不敢隨便役使他﹐縣裡的人們都稱他為「狂生」。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各路英雄紛紛起兵﹐一時天下大亂。由於高陽處於交通要道﹐當陳勝、項梁等各路英雄豪傑經過時﹐酈食其連看都不看﹐只有劉邦值得追隨。
  恰好酈食其有一位老鄉在劉邦手下當騎兵。他讓這個老鄉向劉邦推薦自己﹐說可以幫助劉邦成就大事業﹐劉邦聽聞﹐就讓酈食其到驛捨裡去見面。
  一天侍衛向劉邦通報說﹕「酈食其來了。」
  劉邦就問﹕「是個什麼樣的人?」
  侍衛答﹕「像個儒生。」
  混混出身的劉邦﹐從來對儒生沒什麼好感﹐曾經在儒生的帽子裡撒過尿。聽說酈食其又是個儒生﹐就說﹕「告訴他﹐我正忙著天下大事﹐沒有時間見儒生。」
  侍衛出去對酈食其說了原委。酈食其怒氣衝天﹐連劍都撥出來﹐吼道﹕「回去告訴劉邦﹐沒有什麼儒生來見他﹐就說一個高陽酒徒來拜見」
  劉邦聽說之後。連忙出去迎接﹐兩人邊喝酒邊攀談﹐談得十分投機。最後劉邦向他求教破秦方案﹐這位狂生說道﹕「你想要站穩腳跟﹐必須先找一塊根據地。陳留這個地方交通四通八達﹐又很富裕﹐我和縣令很熟﹐可以勸說他投降﹐實在不行﹐我就做內應﹐等你領兵來攻打。」
  劉邦採納了他的建議。酈食其勸說縣令投降無效後﹐率眾殺死了縣令﹐迎劉邦進城。劉邦軍隊的給養得到了及時補充﹐投降的士兵也有一萬多。高陽酒徒酈食其首建奇功﹐被賜廣野君稱號。以陳留為根據地﹐劉邦北上攻克開封﹐轉戰西進﹐步步為營。在攻克嶢關時﹐酈食其又遊說守軍投降﹐最終使劉邦能兵臨咸陽城下﹐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只得獻城投降﹐秦朝滅亡。
  楚漢相爭之際﹐劉邦屢敗﹐想割出以東地區給項羽﹐以便求和。酈食其卻進諫道:「『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敖倉是天下糧谷的集散地﹐現在守敖倉的楚軍戰鬥力低下﹐正好乘虛而入。」高陽酒徒的這一建議﹐成為劉邦奪取天下的戰略思想。
  劉邦立即出兵攻克敖倉﹐獲得充足的糧食﹐漢軍與項羽展開持久戰﹐逐漸變得強大起來。公元前206年(漢元年)﹐劉邦以韓信為大將﹐乘機暗度陳倉﹐揭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酈食其又對劉邦說自己願意去說服兵眾將廣、割據一方的齊王田廣。酈食其到了齊地﹐向齊王曉以利害﹐齊王欣然同意。罷兵守城﹐天天和酈食其縱酒談心。
  儘管如此﹐劉邦還是不放心酈食其的三寸不爛之舌﹐暗中派韓信領兵抵達齊國邊界﹐一旦酈食其失敗﹐好先下手為強﹐但如果酈食其成功就不用進兵。韓信抵達平原﹐聽到酈食其已說下齊國﹐就想下令撤退﹐謀士蒯通對韓信說﹕「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問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余乃下趙五十餘城﹐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韓信在其煽動下﹐遂令三軍前行﹐直抵齊境。齊王田廣雖在歷下(濟南)重兵駐守﹐但已解除了戒備。因而韓信得以乘其不備﹐長驅直入﹐襲破齊之歷下軍﹐並攻佔臨淄。
  田廣、田橫認為上了酈食其的當﹐ 要將酈食其烹殺。
  臨刑前﹐田廣對他說﹕「你能阻止漢軍﹐我就放了你。」
  麗食其說﹕「舉行大事﹐就不要顧及細小的事﹐大的德行﹐我不會推辭﹐你也不必多說了。」
  說完就被烹殺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