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張三豐和郭靖武功的差距

張三豐和郭靖武功的差距

  第一﹕抗擊打能力。張三豐緩緩睜開眼來﹐說道﹕「少林派金剛般若掌的威力果是非同小可﹐看來非得【靜養三月﹐傷勢難愈】。」張無忌心想﹕「原來太師父所受之傷﹐比我所料的更重。」只聽張三豐又道﹕「明教大舉上山。唉﹐不知遠橋、蓮舟他們平安否?岱巖﹐你說該當如何?」郭靖在舟中潛運伸功﹐【數日間傷勢便己痊癒了大半】。夫婦倆說起歐陽鋒十餘年不見﹐不但未見衰邁﹐武功猶勝往昔﹐這一掌若是打中了郭靖胸口要害﹐那便非十天半月之內所能痊可了。張三豐受了空相的一擊要修養三個月才可以恢復﹐而郭靖受了歐陽鋒蛤蟆功的全力一擊只數日間邊恢復大半﹐這時候距離神雕結束還有22年之久﹐這二十二年的內力進展更是非同小可﹐抗擊打能力會更強。所以張三豐的抗擊打能力遠不如郭靖。
  第二﹕掌力。兩人只驚呼了一聲﹐便見張三豐左掌揮出﹐拍的一聲輕響﹐擊在空相的天靈蓋上。這一掌【其軟如綿﹐其堅勝鐵】﹐空相登時腦骨粉碎﹐如一堆濕泥般癱了下來﹐一聲也沒哼出﹐便即斃命。郭靖此時所施展的正是武林絕學「降龍十八掌」。法王等三人緊緊圍住﹐心想他內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厲﹐必難持久。豈知郭靖近二十年來勤練「九陰真經」﹐初時真力還不顯露﹐數十招後﹐降龍十八掌的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張三豐的掌力不過其軟如綿﹐其堅勝鐵﹐可郭靖的掌力卻已經達到了至剛至柔的境界﹐這遠非張三豐的軟如綿﹐剛勝鐵所能匹敵的。
  第三﹕年齡因素。張三豐已經百歲之齡﹐而郭靖年紀只有五十餘歲﹐俗話說年老不以筋骨為能﹐張三豐的精力﹐體力與郭靖相較遠為不如實戰中的表現將會更大。
  第四﹕功力。張無忌道﹕「你天性淳厚﹐武功的招數上雖然所學不多﹐但內功的根基已紮得極佳。我太師父言道﹐武學鉆研到後來﹐成就大小往往和各人資質有關﹐而且未必聰明穎悟的便一定能學到最高境界。據說貴派創派祖師郭女俠的父親郭靖大俠﹐資質便十分魯鈍﹐可是他【武功修為震爍古今】﹐太師父說﹐他自己或者尚【未能達到郭大俠當年的功力】。張三豐親口承認的自己不如郭靖﹐張三豐雖然說自己或許尚為達到郭靖當年的境界﹐而事實上﹐郭靖三十歲的時候﹐修為就已經可以匹敵百歲的張三豐﹐因為其內力已經達到至剛至柔﹐而張三豐畢生都為達到如此境界。所以張三豐承認不如郭靖﹐實非誇浮之言。
  五﹕身法。便在此時﹐廳口長窗外一個孩童聲音大叫﹕「爹爹﹐爹爹!」第二句聲音發悶﹐顯是被人按住了口。張三豐【身形一晃﹐已到了長窗之外】﹐只見一個穿著蒙古軍裝的漢子手中抱著一個八九歲的男孩。那男孩嘴巴被按﹐卻兀自用力掙紮。張三豐愛徒慘死﹐心如刀割﹐但他近百年的修為﹐心神不亂﹐低聲喝道﹕「進去!」那人左足一點﹐抱了孩子便欲躍上屋頂﹐突覺肩頭一沉﹐身子滯重異常﹐雙足竟無法離地﹐原來張三豐【悄沒聲的欺近身來】﹐左手已輕輕搭在他的肩頭上。那人大吃一驚﹐心知張三豐只須內勁一吐﹐自己不死也得重傷﹐只得依言走進廳去。只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實在威力太強﹐兼之他在掌法之中雜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陣的陣法﹐鬥到分際﹐身形穿插來去﹐【一個人竟似化身為七人一般】﹔又因他一上來便將尹克西打傷﹐這一下先聲奪人﹐敵對的三人先求自保﹐不敢放手攻擊﹐是以雖然以三敵一﹐也只打了個平手。張三豐一招制服玄冥二老之一﹐其實並不希奇﹐相比郭靖一人大戰蒙古三大高手。天罡北斗的身份﹐在三大高手中穿插來去﹐有如以一化七﹐這一點遠非張三豐所能相比的﹐如果有一個和張三豐武功伯仲的人﹐在加兩名好手﹐張三豐是無法做到郭靖這樣的。
  六﹕輕功。自然而然的便使上了這當世輕功最著名的「梯雲縱」。俞蓮舟、張松溪等要似他這般縱起﹐再在空中輕輕迴旋數下﹐原亦不難﹐姿式之圓熟飄逸﹐尤有過之﹐但要一手抓一個胖大和尚﹐一手提一根沉重禪杖﹐仍要這般身輕如燕﹐卻萬萬無法辦到。危急之中不及細想﹐左足在城牆上一點﹐身子鬥然拔高丈餘﹐右足跟著在城牆上一點﹐再升高了丈餘。這路「上天梯」的高深武功當世會者極少﹐即令有人練就﹐每一步也只上升得二三尺而已﹐他這般在光溜溜的城牆上踏步而上﹐一步便躍上丈許﹐武功之高﹐的是驚世駭俗。武當的梯雲縱雖然厲害﹐但是必起郭大俠的上天梯確實差著一大截﹐若是當時沒法王的阻攔﹐不是為了楊過消耗了真氣﹐就算是萬丈懸崖郭大俠也是可以穿越而上的﹐而武當的梯雲縱卻無法本事。
  七﹕創新。他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間閒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裡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兩人來到華山南口的山蓀亭﹐只見亭旁生著十二株大龍籐﹐夭矯多節﹐枝幹中空﹐就如飛龍相似。郭靖見了這古籐枝幹騰空之勢﹐猛然想起了「飛龍在天」那一招來﹐【只覺依據《九陰真經》的總綱﹐大可從這十二株大龍籐的姿態之中﹐創出十二路古拙雄偉的拳招出來】。郭靖二十歲就可以自創武功﹐可是張三豐三十多歲了﹐也只是在內力的修為上有所進境﹐相比之下﹐張三豐要遜色得多。
  八﹕技巧。張三豐最出名的本事是太極拳劍。可是郭大俠卻擅長雙手互搏之術。臨戰是有如以一抵二。試問郭靖一手至剛降龍﹐一手至柔空明﹐張三豐如何抵擋?
  最後還要說一點的事﹐在為國為民的精神上張三豐更是不如郭靖的﹐郭靖一生為國為民﹐最後戰死襄陽﹐可是張三豐呢?在漢水的時候遇見幾個靼子兵卻那麼輕易的就放過了﹐還口口聲聲說老道一生專殺靼子﹐難道就這麼殺靼子?是用嘴殺嗎?
  試問一個只知道讓武當一派名垂千古的人﹐和一個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如何可匹?所以無論從武功到人品﹐張三豐輸的一敗塗地!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