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魏徵死後的遭遇

魏徵死後的遭遇

  在歷史上,貞觀十六年(642),皇太子李承乾不學習德行和術業,魏王李泰的寵愛一天天增長,朝廷內外眾官,都有些疑慮和議論。李世民聽到後很厭惡這些議論,對侍臣說:「當今朝臣忠誠正直的,沒有人能超過魏徵,我派他輔佐皇太子,用這杜絕天下的怨言。」李世民任命魏徵為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舊。魏徵自稱有病推辭,李世民下詔回答說:「漢朝的太子以四老為輔佐,我現在依靠您,也是這個道理。知道您患病,你臥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貞觀十七年(643)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傷心,並為此廢朝五天。追贈魏徵為司空、相州都督,謚「文貞」。 李世民下詔厚葬魏徵,但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生活簡樸樸素,豪華的葬禮不是亡者之志為由拒絕。裴氏只有小車裝載魏徵靈柩,李世民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並親自刻書碑文。 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閻立本畫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煙閣,魏徵位列第三。
  不久之後,侯君集以謀反罪被處死,杜正倫被罷免,魏徵曾經向李世民推薦這兩人,說他們有宰相之才,魏徵又拿自己前後的諫辭給史官褚遂良,李世民知道開始懷疑魏徵是不是侯君集一黨的。後來李世民又得知消息,魏徵曾把自己給皇帝提建議的書稿給當時記錄歷史的官員褚遂良觀看,李世民懷疑魏徵是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心裡很不高興。
  於是手詔取消衡山公主(後來被封為新城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惱火,便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砸毀了自己的「鏡子」。貞觀十九年(645),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戰士死傷數千人,戰馬損失十分之七八,他深深悔恨這一舉動,不禁慨然歎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於是立命馳驛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又重立紀念碑。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