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12
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中國歷史上其中四位不敗戰神

中國歷史上其中四位不敗戰神

這四位分別是

戰國末期秦國名將 - 白起
漢朝開國名將 - 韓信
唐朝建國名將 - 李靖
以及最後一位你可能不知道的: 南朝時南梁的邊城神將 - 陳慶之

不是一般人所認知的那種單槍匹馬 衝鋒陷陣的猛將喔

大家不要誤會 因為真正嚴謹的歷史 是綜合評價軍事戰績和戰功的

不是一味的一夫當關 萬夫莫敵的那種 (呂布..項羽..關公這一類)


戰國末期秦國名將 白起

他在戰國時 可謂其他諸國的天敵

他一生打過不下於百場的大小正仗

場場必勝 而且敵方不降 即下令全軍殲滅 令人為之動容 在國外還有個外號

叫 [殲滅戰之神] 他雖然功高蓋世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 也最多人討厭他

甚至恨死他 因為他雖然有著精準的戰略戰術

對於統率數萬數百萬的兵馬拿捏有道 但是他性格太過冷酷和冷靜

遠遠超乎一般人想像之中的為將之道 尤其是他最有名的經典戰役

長平之戰 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斷挑戰千百年來 人們心中的道德觀

他在恐怖的長平之戰 一次詐殺了四十多萬的戰俘 所以很多人

對他的褒貶不一 有人崇拜他 有人詛咒他


西漢開國名將 韓信

他的故事為一般人所略知

韓信前半生幾乎不得志 還因此有句成語[胯下之辱]就是跟他有關

直到投靠漢高祖劉邦之後 幫劉邦打下大半江山 擊敗項羽

他的特色是統率力超強 能一舉率領數百萬兵馬 仍然能靈活運用

甚至因為他的相關軍事成語也句句有名 例如[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背水一戰]

經典戰役是 垓下之戰


唐代建國名將 李靖

他原本是叛隋歸唐的壯士

後來就良才遇名主 他終其一生都為李世民立下汗馬功勞

他一生大小戰役雖然參加並不多 但是每戰皆捷 以他為帥的戰仗

都是凱旋而歸 所以深獲李世民的信任 史家稱讚李靖“臨機果,料敵明”

意思是說 能隨機應變 並果斷決策 能正確判斷敵人動態 看事清楚

經典戰役是 夜襲陰山 打敗突厥軍 生擒敵將頡利 !


南朝時南梁的邊城神將 - 陳慶之

陳慶之(484年—539年) 軍事家 南朝梁大將 字子雲 義興國山(今江蘇宜興)人

幼時隨梁武帝蕭衍起兵 大通二年(528年) 北魏北海王元顥降梁

梁武帝命陳慶之率部七千護送元顥北還 次年攻入洛陽

期間經歷四十七戰 取得四十七勝 攻取三十二城

後因兵少無援受挫 退回建康 受封為右衛將軍 永興侯

據傳 毛澤東晚年讀《南史·陳慶之列傳》曾「熱血沸騰,擲書而起」



以上介紹的這幾位不但在國內被稱為名將 甚至在國外都受到世界各國的軍事家所推崇 (例如白起)

他們之所以那麼厲害就是他們都充分做到了以下幾個要素

第一是 不輕易出戰 謹慎的分析或是收集情報 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第二是 得將士死命 能因時制宜的立軍威 做到了帶兵如帶心的統率力

第三是 絕不輕易的正面交鋒 為了最後的勝利 能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

歷史中也有其他有名的名將 例如郭子儀,岳飛,戚繼光等

他們都不錯 其實沒有硬性規定戰神一定是誰

以上四位名將不過是當中的佼佼者而已

TOP

白起..如果說公孫起..應該會有人知道..會被列入戰神..應該是他的稱號吧..
不過該武將的謀略..確實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一.是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
這是白起最為突出的特點..他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三個最善於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
二..是為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較孫武的「窮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商君書·戰法第十》)..更前進一步..
三..是重視野戰築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再預期殲敵地區築壘阻敵..並防其突圍..此種築壘工事作..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當時前所未有..

至於陳慶之~..是屬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基本上..正史提到這位武將的出身..少之又少..只有在梁武帝賜他的詔書有提到"本非將種..又非豪家"..所以很多人都會藉此來判斷
陳慶之的出身並非豪門..而他的戰神傳說..基本上..我個人傾向是野史..而非正史所陳述的一般..因為在(梁書•陳慶之傳)中..姚思廉用3000多字記載了一個匪夷所思的不敗名將的傳奇..
但在往後的史家跟小說家..卻未將陳慶之的事蹟(也就是發帖者所貼出的戰績)..編史或是成書..而他跟隨的主君-蕭衍(梁武帝)..是把他當成文人看待..而非是武將..
所以在任命時..是文職((主書))..(該職位之前是武官職..南朝宋時改為文職)..所以對於戰神..我是比較抱持懷疑的想法..

至於韓信跟李靖..我想大家應該都有其認識..就不贅述了~..
以上是個人的小看法~若有錯誤或是與其想法看法迥異..還請多見諒和包涵
自娛己者  未見其名   自娛他人 空留笑談

TOP

其實  戰國時代比的就是戰略以殺人魔王白起在長平之戰的謀略來說....基本上不算高明
只是趙孝成王蠢罷了 才會臨時換將把廉頗換下而換上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
若是依舊由廉頗掌兵我想.長平之戰..會打很久...也不會有白起坑殺40萬降卒這件事發生
而戰國時期的4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秦趙各一半
則戰略上都各有優缺.........

TOP

當時..孝成王的兒子..襄王也是聽信郭開的話..也解職了廉頗的職位..
後來魏王收留..但魏王並未重用..之後趙王被打到想再找廉頗回歸..
只是又被郭開擺了一道..基本上..趙國先前的戰績幾乎都是廉頗打下來的.
只是後期..真的小人當道..
如果有人對於廉頗這人有遺忘..可以想一下"完壁歸趙、負荊請罪"的故事..這樣應該就有印象了..
只是沒想到..k大會提到廉頗這人物..這我實在是都沒想到的人..
自娛己者  未見其名   自娛他人 空留笑談

TOP

其實  若是說到戰國4名將白起.王剪.廉頗.李牧  
若單以殺人數來看...白起勝
若以長平之戰要打長時間的守城消耗戰的戰略點來看..廉頗勝
只是敗於孝成王的昏庸....派趙括去代替廉頗
若以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記載,長平之戰前,趙括之母上書趙王,說趙括不能為將,指出趙括在人品方面(並未提到能力)有問題,
並說:「王以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執心各異。願勿遣。」然而趙王不聽,於是趙母問,如果趙括戰敗,自己是否可以不受株連,趙王同意了。
而再長平前期趙括的父親趙奢生前認為趙括只能紙上談兵..不能大用
果其不然  在趙奢死後孝成王以趙括為將,果然在長平之戰慘敗  並造成40萬降兵被白起所坑殺

而王剪則是秦國莊襄王到始皇帝時期的名將
秦滅六國幾乎是王剪父子所完成的

而李牧則是趙惠文王時期 鎮守北疆抵禦匈奴的一個名將...
生平戰役也是幾乎保持不敗
而李牧則是在孝成王去世 趙國將領樂乘與廉頗因為王位繼承問題各自而出走他國
新王趙悼襄王遂召回李牧統領軍事 在他回趙國鎮守後 秦國不斷派兵攻打也都被他所擊滅
只可惜 也是被郭開等小人所害死 而在李牧死後三個月 趙國就被秦國所滅

TOP

戰國四大名將是強,

但有句俗話說的還沒錯,下者伐冰,上者伐謀,

趙國雖有廉頗.李牧二大強者,但還是謀略有誤,而走上滅國之路

TOP

引用:
原帖由 ckitwei 於 2011-3-15 18:38 發表
戰國四大名將是強,

但有句俗話說的還沒錯,下者伐冰,上者伐謀,

趙國雖有廉頗.李牧二大強者,但還是謀略有誤,而走上滅國之路
其實  不是廉頗跟李牧他們謀略有誤...
而是孝成王跟悼襄王這兩代君主近聽信郭開所言逼走廉頗害死李牧
才會造成滅國之路

TOP

各位大大與樓主們真是熟讀歷史啊  真是吸收了不少喔 多謝多謝

TOP

剛去翻舊文..才發現..我朝代似乎在戰國前就停止介紹了..
而K大也大致上講了趙國會滅亡的原因..
基本上..歷史上對於廉頗跟李牧這兩位還是有一定的尊崇..不單單是帶兵能力..
就算是謀略上..也有一定的程度..

廉頗在長平之戰中..因為秦國的反間計..讓孝成王王臨陣換趙括..使得趙國敗((K大上頭有說明了))..
而之後..悼襄王覺得又需要廉頗時..請使節拿兵甲給予廉頗..測試看廉頗是否仍可上戰場..卻被郭開
擺了一道..讓廉頗無法效力..
至於李牧..本身是駐守北部代郡~雁門郡..將匈奴鎮於北方..但因為他其作風..讓底下的兵將覺得膽小..
顧而引起趙王不悅..最終撤換..換上新將領..卻抵禦不了匈奴..趙王去找李牧~卻被拒於門外..之後懇請..
李牧才答應..最後也是讓匈奴吃了悶虧..
而在之後秦攻趙武城..也是由李牧帶兵..而擊退桓齮..運用的也是計謀..隨後幾年..
秦派王翦攻趙..趙以李牧和司馬尚抵抗..但也以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李牧不從..最後也是慘遭殺害..
趙國遂而滅亡..
基本上郭開這個人..算是滅掉趙國最大的功臣..
---------------
不過我剛想到一件事@@...是指趙國的謀略有錯~.還是廉頗..李牧謀略有錯0..0..

[ 本帖最後由 hsuzr 於 2011-3-16 11:59 編輯 ]
自娛己者  未見其名   自娛他人 空留笑談

TOP

李靖
我比較有感覺
可能是小時後有看過隨堂演藝吧
它和宏佛女虯髯客號稱隨堂三峽部是嗎

TOP

隋唐演義..是屬於小說類的..基本上..那是坊間流傳的傳奇故事..對於史實上..
有一定的差異度..而所陳述的內容..坦白講..通常是人為造虛居多..
而隨唐演義裡面的故事情節和兩個主要人物紅拂女、虯髯客都是虛構出來的..
實際上並未有此兩人..

[ 本帖最後由 hsuzr 於 2011-3-17 10:00 編輯 ]
自娛己者  未見其名   自娛他人 空留笑談

TOP

陳慶之
雖然我對他也不是很了解
但他能以7000名士兵往北打到洛陽
連當時的北魏爾朱隆都打不過
要不是元顥到洛陽後,荒淫無道,大失民心
本來老百姓因為爾朱隆集團貪貪貪,人民不支持
沒想到元顥更爛
民心沒了怎還能集結力量...
所以才敗歸南梁

TOP

打贏一次仗
不知要犧牲多少人QQ

TOP

最後一位我到是現在才知道阿

TOP

每次看到陳慶之的記載
都會覺得好像在看小說
但偏偏又是正史
以那麼少的人數而能打敗數倍於己的敵人
真的很不可思議

TOP

引用:
原帖由 ckitwei 於 2011-3-15 18:38 發表
戰國四大名將是強,

但有句俗話說的還沒錯,下者伐冰,上者伐謀,

趙國雖有廉頗.李牧二大強者,但還是謀略有誤,而走上滅國之路
孫子兵法裡面 強調君 將的協同
從長平之戰 就可以驗證
一個一直扯將領後腿的朝廷
可以說是亡國之朝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kaewen 於 2011-3-15 21:06 發表

其實  不是廉頗跟李牧他們謀略有誤...
而是孝成王跟悼襄王這兩代君主近聽信郭開所言逼走廉頗害死李牧
才會造成滅國之路
所謂謀略錯誤 應該是指朝廷錯誤的策略
而不是說 廉頗和李牧的用兵之法

TOP

一將功成 萬骨枯 尤其是長平之戰的白起
詐殺四十多萬的戰俘 真可謂之 血流成河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回復 15# doninshei 的帖子

大大安,陳慶之這號人物真的被歷史給掩沒了,他有帶兵打仗能力這不容置疑.相對也因為南朝梁有一段蠻不錯的發展,所以梁軍的器械精良又吃得好,不像那時的北魏在打內戰,朝政日非生靈塗炭, 若不是蕭衍顢頇不然梁絕對有人才與武力能一統天下

TOP

 21 12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