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廚房裡藏著個「中藥鋪」

廚房裡藏著個「中藥鋪」

肉桂——散寒止痛
肉桂,《神農本草經》就有這味葯食材的記載,它是平常家庭中燉肉、
炒菜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絡的作用。

推薦葯膳:肉桂羊肉湯。具體做法是將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
燉熟之後,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八角——抗流感
八角也是家庭裡面比較常見的一種調味品,中醫認為,八角用得好,
可以預防流感。葯膳裡面加點八角能增強免疫力及抗流感。

推薦葯膳:黃?八角魚片。魚肉片500克,黃?15克,八角5克,青椒絲少許。
黃?、八角略洗煎汁備用;魚片去腥味處理後加黃?八角汁少許略腌;
下鍋炒一下放入少許青椒絲略翻即可。

薏仁——健脾止瀉
薏仁也是記載在《神農本草經》里,中醫認為,薏仁味甘、淡,
性微寒、入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
清熱解毒之功,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

推薦葯膳:薏米蓮子百合粥。薏米50克,蓮子(去心)30克,百合20克,
先煮爛,再與粳米50克同煮粥,用適量紅糖(或蜂蜜)調味食用。
有健脾祛濕、潤肺止瀉、健膚美容作用,適用於大便溏爛,下肢濕疹,面部座瘡等症。

芡實——補腎延年
芡實,又名雞頭米,也被記載在《神農本草經》里,古葯書中說它能固腎澀精,
補脾止瀉,止帶,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
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

推薦葯膳:芡實馬齒莧瘦肉湯。芡實100克,馬齒莧50克,
瘦豬肉150克。將三味洗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
調味食用。此肉湯有清熱解毒、祛濕止帶的作用。

羅漢果——潤肺止咳
羅漢果被人們譽為“神仙果”,它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
非常適用於燥熱引發的咽喉痛疼、上火咳嗽、及腸燥便秘等不適。
它有甜味,卻不產生熱量,而且可以幫助凈化血脂,潤腸通便。

推薦藥茶:羅漢果茶。羅漢果50克,250克清水,一起煮熟之後隔渣,
然後放入適量的蜂蜜在水中,充分調勻之後即可作為消暑飲料飲用。
羅漢果茶有清肺止咳、潤腸通便之功效,可保嗓子,
還可治療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症。

山藥——開胃助消化
山藥含有澱粉?、多酚氧化?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
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臨床上常常用山藥治療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推薦葯膳:美齡粥。山藥100克、豆漿1000毫升、香米250克,用砂鍋熬制香米粥,
沸騰後放入豆漿山藥,慢慢熬制,小火收汁,以免糊底。能調理脾胃,
緩解腹脹,傳說宋美齡曾不思下飯,廚師準備了一份山藥豆漿做的粥,
讓其開胃吃飯。後美其名曰“美齡粥”。

專家提醒,任何葯食同源的,都有其性味特點,中醫常習慣地將用藥比喻為用兵,
拿捏需要嚴謹。所以建議在食用時,不要過量,通過諮詢專業醫師辨證來用,
以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治未病和治病之間也有所區別,如果生病了,
還是建議去醫院看病,而不能僅僅局限於食療養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