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吃藍莓減少憂鬱情緒障礙

吃藍莓減少憂鬱情緒障礙

吃藍莓減少憂鬱情緒障礙

當遇到重大意外、打擊時,有些人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就算接受藥物治療,治療效果也很有限。美國研究學者進行一系列動物實驗發現,吃藍莓或可改善壓力症候群症狀,減輕壓力症候群所引起的憂鬱情緒障礙。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路易西安納州立大學獸醫系教授約瑟夫•法蘭西斯表示,研究結果顯示,藍莓也許可以減輕部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吃點藍莓對身體無害,說不定還能產生好處。

研究團隊於二O一六年美國藥理學與實驗治療醫學會年會發表上述研究成果。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為一種焦慮障礙,這種疾病與憂鬱症、物質濫用、人際關係障礙息息相關,還會增加自殺風險。

研究團隊先誘使老鼠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分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背後的生理、基因反應。接著,再讓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老鼠食用藍莓。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SKA2」基因表現。過去有些研究發現,一個人若想自殺,「SKA2」基因表現會異常降低。研究人員發現,老鼠若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SKA2」基因表現也會異常降低。

接著,研究人員讓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老鼠食用藍莓,食用量相當於一個人每天吃兩杯藍莓,結果顯示,老鼠吃藍莓後,「SKA2」基因表現大幅提升。

過去研究顯示,藍莓可以增加大腦血清素濃度,減輕憂鬱症困擾,這項研究更發現,藍莓還能增加「SKA2」基因表現,這或可預防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所引起的種種負面情緒、負面行為。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吃大量甜點、含糖飲料等加工碳水化合物食物,很容易增加乳癌、攝護腺癌等癌症風險。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在美國芝加哥所舉行的美國營養學會年會。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紐約大學營養學博士候選人諾爾•瑪卡蓮表示,在美國,乳癌、攝護腺癌是美國兩種常見癌症,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品質好壞可能關係風險高低。

營養師、醫師多半建議民眾,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豆類食物,盡量攝取「好」的不飽和脂肪。含糖飲料、加工碳水化合物則要盡量少吃。

研究作者表示,這項研究發現,汽水、可樂、果汁等含糖飲料攝取量與男性攝護腺癌風險息息相關。與完全不喝含糖飲料的男性相比,男性若每星期偶爾喝幾次含糖飲料,出現攝護腺癌風險增加三倍之多。研究團隊也將肥胖、抽菸與其他飲食習慣變數納入評估。

研究團隊已近三千兩百名美國成年人為研究對象,分析其飲食習慣、癌症發生率,追蹤二十年,其中有五百六十五人確診罹患癌症。研究人員也發現,女性若食用較健康的碳水化合物食物,較能遠離乳癌威脅。與喜歡吃烘焙食品、白麵包與白馬鈴薯的女性相比,喜歡吃蔬菜、水果、全穀類與豆類的女性,乳癌風險減少約百分之六十七。

研究作者指出,研究並沒有證實含糖飲料會直接引起攝護腺癌,不過許多研究發現,含糖尿病會增加肥胖、第二型糖尿病風險。此外,研究也發現,男性一星期食用披薩、貝果等加工午餐食品四次以上,罹患攝護腺癌機率為一星期吃不到一次者兩倍之多。       

台灣新生報

TOP

謝謝你無私的上傳分享
只有努力的支持與回應
已表示對你的感激之意
感謝大大的辛苦和用心
ガンダム・バルバトス.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