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為什麼乾隆三位皇后只有二位陪葬﹖

為什麼乾隆三位皇后只有二位陪葬﹖

  在祖父康熙和父親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25歲登基的乾隆勵精圖治﹐將清王朝的統治達到強盛的頂點。正所謂盛極必衰﹐乾隆朝也是清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更是封建君主集權社會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相傳乾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風流天子」﹐一生風流﹐他還有一個稱號「十全老人」﹐尋歡作樂一世。乾隆一生有三位皇后﹐有兩位皇后是生前加封的﹐還有一位即嘉慶帝的母親是追封的。在地宮中陪伴乾隆的是第一位皇后(即孝賢皇后)和嘉慶帝的母親﹐那麼那位沒福分追隨這位「風流天子」進入裕陵地宮的皇后是誰呢﹖
  先說說在地宮裡的皇后吧!首先要說先入裕陵的孝賢皇后。乾隆帝與皇后的感情很好。史料記載富察氏死後﹐乾隆異常悲痛﹐連續九天﹐每天都在皇后靈柩前三次擺上供品。並用富察氏生前所希望的「孝賢」二字﹐作為她的謚號。在孝賢皇后富察氏的靈柩安放在裕陵地宮的四年裡﹐乾隆皇帝竟為她祭奠了100多次﹐而且多次飲酒作詩﹐字裡行間流露出無限緬懷的內疚之情。其實孝賢皇后之死也是眾說紛紜﹐謎團重重。
  孝賢皇后富察氏﹐在美貌丰姿的二八年華嫁給了弘歷作福晉。夫妻兩人相親相愛﹐如膠似漆﹐富察氏先生一女﹐兩歲便夭亡了。後來富察氏生一子﹐雍正帝大喜﹐親自為此皇孫命名「永璉」。二字隱示將來承繼皇位之意。乾隆帝繼位不久﹐便將親自書寫的「永璉為皇太子」的密告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後。
  然而﹐這位十分受寵的皇子﹐九歲早殤。令乾隆和孝賢皇后異常悲痛。三年後﹐皇后又生了皇子永琮。琮者﹐古之玉器﹐形方中孔﹐多於禮地﹐乾隆帝又打算立這位嫡出的皇子為太子。不料永琮剛滿兩歲﹐竟死於天花。皇后承受不住連續失去兩個親生的皇子給她帶來的精神上的沉重打擊。於永琮死後第二年春天﹐隨同乾隆帝東巡時在途中染上傷寒﹐病重身亡。
  也有人說﹕「孝賢皇后是在與乾隆東巡時﹐從濟南回京時﹐不慎落入水中而死的。」還有人說﹕「孝賢皇后是在永琮死後的第二天晚上死於風寒。」
  在裕陵地宮中另一位皇后魏佳氏﹐最初為貴人﹐後依次晉為嬪、妃、貴妃﹐生下皇十五子顒琰即後來的嘉慶帝﹐在乾隆四十年病故。之所以被葬於地宮是因為乾隆的愛屋及烏﹐此話怎講﹖很簡單﹐因為魏佳氏是由第一位皇后所教養成的﹐所以乾隆允許一併埋葬地宮。乾隆六十年﹐以顒琰為皇太子﹐令追贈其母為皇后。魏佳氏沒有看見兒子登基﹐更沒在生前當上皇太后。死後能破格封為皇后﹐也算是托兒子的福。
  還有一位沒有進入裕陵地宮的皇后﹐與民間「乾隆休妻」的傳說有關。乾隆的第二位皇后是烏拉那拉氏﹐是佐領那爾布之女。乾隆還是皇子的時候﹐烏拉那拉氏被冊封為側福晉。她不僅深得皇帝寵愛﹐而且頗討皇太后喜歡。乾隆登基後﹐封為嫻妃。在皇后富察氏死後不久被冊封為皇后。
  乾隆三十年年初﹐皇后陪皇太后和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在途中﹐皇后剛過48歲生日﹐不知出了什麼事或是出了什麼問題﹐傳說被乾隆打入冷宮﹐削髮為尼﹐民間便盛傳「乾隆休妻」。若干年後﹐那拉皇后染疾病故﹐乾隆帝命按皇貴妃禮葬皇后烏拉那拉氏﹐葬於裕陵西側的裕妃園寢明樓後的大寶頂內。
  那拉氏皇后到底因為什麼原因而觸怒乾隆﹐以至於將其打入冷宮﹐老死不相見呢﹖
  正史沒有記載﹐然而皇后惹惱皇帝的事情肯定存在。只有當事人才會知道到底是什麼事情讓皇上突然將寵愛多時的皇后打入冷宮﹐此事必然惡劣非常﹐傳出去有損皇家威嚴﹐以至正史都不敢記錄。我們知道的是乾隆皇帝在其後30餘年的帝王生涯中﹐再也沒有立后了﹐也許就是因為這件事使他下定決心擺脫後宮的干擾。看來民間的「休妻」一說﹐不是全無道理。究其原因﹐實在讓人疑惑。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