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淮海戰役期間解放軍為何遭遇的慘重失利?

淮海戰役期間解放軍為何遭遇的慘重失利?

  1946年7月中共華中分局京、滬、徐、杭特派員周鎬(1946年加入共產黨,公開身份為國民黨少將軍統特務)與謝慶雲(孫良誠的親信,1944年被發展入黨)、郭楚材在一○七軍駐南京辦事處秘密開會,部署策動孫良誠部起義的指示,策反的重點對象是孫良誠和中將副軍長兼二六○師師長王清瀚。根據華東分局的指示,周鎬與謝慶雲、郭楚材等加緊了對孫良誠部的策反工作。他們針對王清瀚易於爭取的情況,決定先做王清瀚的工作。
  不久王清瀚被發展為中共特別黨員,這為進一步策反孫良誠準備了條件。1948年11月中旬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接近結束、黃百韜兵團及孫良誠部將被圍殲之際,周鎬、謝慶雲、王清瀚等在二六○師師部與孫良誠進行著決定孫部命運的談判。權衡再三孫良誠終於答應把部隊集中到江蘇睢寧,然後通電起義。
  恰在這時蔣介石派飛機給孫良誠送來一封親筆信,對他表示「慰勉」。孫良誠這個「百變將軍」發生動搖。對孫良誠的這一「突變」,周鎬只好冒險隻身闖入敵營勸孫良誠投誠。孫良誠聽到「投誠」二字大驚,想爭取起義的待遇,周鎬苦笑著搖了搖頭:「給你『起義』待遇你不要,恐怕現在已經晚了!」
  孫良誠啞口無言,面紅耳赤,還想爭取起義待遇。周鎬、方中鐸向上級作了請示,上級命令:「孫良誠一貫反覆無常,身陷絕地了才想著要起義,不行!他要投誠就投誠,否則武力解決!」周鎬再次勸告他:「你不願意投誠也可以,但你要知道,投誠和被俘是不一樣的!」孫良誠於是喃喃地說:「那好吧,我投誠!」
  方中鐸對此表示歡迎,「那好呀!識時務者為俊傑,你早就應該作出這樣的抉擇了。」孫良誠不得不提筆寫下「放下武器」4個字。隨後孫良誠部1萬多人接受了人民解放軍的改編。孫良誠投誠後,謝慶雲不顧個人安危,又回到一○七軍南京辦事處,繼續從事地下工作。1948年12月淮海戰役進入最後階段。謝慶雲、周鎬、王清瀚等對戰役的節節勝利,感到格外興奮。為了對奪取全國勝利多做些貢獻,他們向黨組織建議,通過孫良誠再做國民黨第一綏靖區司令劉汝明的策反工作。中共華東分局和華東野戰軍敵工部經過慎重研究,批准了他們的策反計畫。嗣後周鎬、王清瀚便同孫良誠商議做劉汝明的策反工作。一向狡詐的孫良誠開始一愣,本想說:「這根本不可能」,可是話到嘴邊又變成了:「不妨試一下,不行再說。」
  12月下旬孫良誠副官尹嚴俊到蚌埠綏靖區司令部後,按照孫良誠的安排向劉汝明作了匯報,並密謀了假起義、真誘捕的詳細計畫。隨後劉汝明一面令尹嚴俊攜帶「同意起義,需孫良誠、周鎬、王清瀚親來蚌埠面議」的假降信返回淮北,一面立即電告南京國民黨當局,並建議馬上逮捕正在一○七軍駐南京辦事處的謝慶雲。尹嚴俊回到六分區後,先暗中向孫良誠作了匯報,再將劉汝明的回信交給周鎬、王清瀚。周鎬、王清瀚詳細詢問了情況,未發現有詐決定冒險親自赴埠綏靖區司令部。
  1949年1月3日尹嚴俊又過河與劉汝明「聯繫」。4日尹嚴俊返回並帶來劉汝明的一個「代表」。5日周鎬、王清瀚與孫良誠、尹嚴俊、高發起(王清瀚師部騎兵排長、謝慶雲的外甥)、劉彥錫(王清瀚的勤務兵)、朱亞夫、王培功及劉的代表共9人過了淮河,隨後派高發起去南京,通知謝慶雲盡快趕到蚌埠劉汝明司令部,一同促使劉汝明起義。周鎬等過河後被劉汝明部特務團長、劉汝明之子劉鐵軍帶人「接到」團部。一邁進團部大門,劉鐵軍冷笑一下與孫良誠耳語了幾句後,便轉身說了句:「來人,將這幾個共匪拿下!」周鎬、王清瀚、謝慶雲等被捕後,中共南京市與上海市地下黨組織及他們的親屬多方營救,但未能奏效。敵人對他們施盡酷刑,終無所獲,最後竟將謝慶雲裝進麻袋,拋入黃浦江中,王清瀚、周鎬也先後遇害。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