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殖器疾病不都是性病

生殖器疾病不都是性病


發布: 2012-3-6 | 來源: 平安健康網

  由人民網“強國論壇”與《環球時報-生命周刊》共同策劃的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男科創始人郭應祿教授現場訪談”在人民網進行。郭院士在與網友的交談中提到,目前在男性朋友中普遍存在一個認識誤區,即常把性器官疾病往性病上聯系,而許多小診所正是抓住了他們的這種心理,大肆賺錢。這種現象讓郭院士倍感憂慮。


  “恐淋癥”現象很普遍


  郭院士舉例說,有人可能只是得了前列腺炎,感到排尿過程中有些發熱、疼痛,但由於對生殖器官疾病不了解,就非常容易產生恐慌,如果曾經還有過一次不潔性生活的話,他就更害怕了。為了治療“性病”,做各種檢查,還要輸液,花了1萬塊錢,本來很簡單的前列腺炎卻還沒解決。


  郭教授把患者的這種行為稱為“恐淋癥”,即一種因過分害怕性病而產生的心理恐慌。實際上,性器官疾病與性病並不等同,性器官疾病包含內容很廣,凡是男性生殖器官,包括陰囊、睪丸、附睪、輸精管、射精管、前列腺、尿道、陰莖都算在內,增生、缺失、病變都是需要治療的內容。而性病是通過性行為傳播的一類傳染性疾病的總稱,淋病、非淋菌尿道炎、生殖器皰疹等最常見。直接的不潔性生活是主要傳播方式,公共場合間接接觸傳染也有一些,但數量不多。


  需建立正確的治療觀念


  郭院士說,誰“方便”的時候能沒有感覺呢?如果說今天有點發熱,明天有點疼,越想越嚴重,就會發展成“恐淋病”。針對這種病人,首先我們強調要正確對待自己生殖器官的病癥,有病及早治療。“所有疾病,不管長在什麼地方,只要影響到人的正常生活和健康,都要理直氣壯地去治療。就像修自行車一樣,輪子壞了要修,腳踏子壞了也要理直氣壯地去修……”大大方方做檢查,把它單純地與其他器官等同起來,拋開所謂的羞恥觀念來配合醫生。


  除此以外,嚴重的“恐淋癥”患者還需要請心理醫生幫忙建立信心,幫他分析自己的生活經歷、職業特點,結合生殖器官疾病的特點,了解到其癥狀與性病沒有必然聯系。郭院士特別強調,患者一定要到正規大醫院的泌尿外科或男科就診。


  生殖器官的關系重大


  郭院士在和網友對話中還提到,現在不少男性朋友一方面有了小病就胡亂聯系,另一方面又很不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我們發展男科學,最根本的就是提倡大家關心男性健康,其中生殖健康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郭院士特別強調,生殖器官的健康對於男性的個人工作、生活相當關鍵,也是影響家庭、婚姻關系的重要因素,值得每一位男性重視。為了保證健康,男性要接受定期體檢。尤其前列腺是個很特殊的器官,炎癥問題很常見,中年以後前列腺增生、發生其他嚴重病變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應及早發現,盡快解決。


  郭院士說,一個健康的男性,應該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事業心強,性格開朗,對前途充滿信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