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四價疫苗防癌也防性病

四價疫苗防癌也防性病

2012-01-11  中國時報

施打子宮頸癌疫苗 11∼14歲 是黃金年齡 女性一生中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機率高達8成 四價疫苗防癌也防性病       

為家長省下一萬元,真是太划算了!新北市今年第2年用公費為國中女生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施打率較去年增加,達77%,台北馬偕醫院婦癌科主任張志隆表示,在性行為前接種疫苗效益較高,以澳洲為例,12至13歲學齡女生全面施打後,癌前病變減少將近一半。

■少女愈早打 保護力愈長

子宮頸癌威脅台灣女性健康,據統計,每5至6小時即有一人罹患子宮頸癌,尤其女性終其一生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機率高達8成,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幾乎成為自保的第一道有效防線。

施打率高是好事一樁,張志隆表示,子宮頸癌目前仍高居國內婦癌的第5位,平均每年新增約1千7百人罹癌,約有一半的人會因子宮頸癌而死亡,其中接近7成都是HPV病毒16型和18型惹禍,國內核准上市的四價和二價兩種疫苗,通通都具有保護力,效果很好。

未曾感染過HPV病毒,是子宮頸癌疫苗能否發揮最大保護效果的關鍵條件,張志隆解釋,因此如何挑選公費施打的對象十分重要,從國內外各項臨床實驗顯示,學齡女生愈早打,體內產生的抗體價數愈高、保護力維持年限也較長,所以世界各國一致公認11至14歲是施打的黃金年齡。

■疫苗+抹片 女性雙重防護

四價疫苗因為同時可以防護生殖器疣(菜花),受到不少國家青睞,像英國就決定從今年起,更換公費疫苗為四價疫苗,相較於過去二價疫苗,除了可保護的疾病更廣泛,也搭配為將來男性HPV疫苗公費做準備,從公共衛生、流行病學評估經濟效益,堪稱「一兼二顧」。

張志隆認為,目前只有金門、新北市、嘉義和新竹等縣市,願意提供公費子宮頸癌疫苗給學齡女生,施打的人數還不夠多,對全台防護子宮頸癌幫助有限,政府應該考慮跟進外國做法,中央統一全面公費施打,才能有效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

熟女也要懂得保護自己,除了記得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只要能力許可,醫師建議即早施打疫苗仍可以增加保護自己的能力,因為目前國外臨床試驗發現,到45歲再打疫苗也還有效力,女性可進一步尋求醫師諮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