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史上最流氓的皇帝

史上最流氓的皇帝

  史上最流氓的皇帝﹐非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太祖朱溫莫屬。
  朱溫﹐唐朝宋州碭山人﹐父親朱誠是鄉村的私塾教師。朱溫在家中排行第三﹐長兄為全昱﹐次兄為朱存。父親早亡之後﹐因為家貧﹐兄弟三人隨母親一同投靠蕭縣劉崇家。在低人一等的環境中﹐朱溫沒有形成軟弱的性格﹐反而變得狡猾奸詐﹐再加上他和次兄朱存都蠻勇凶悍﹐時常在鄉里惹事生非﹐不肯勤於正事﹐所以鄉親們很討厭他們﹐朱溫也沒少受主人的責打。但是主人劉崇的母親卻是個虔誠的信佛人﹐經常護著朱溫﹐並經常說﹕「朱三不是一般人﹐應該好好對待。」慈悲為懷的老太太對待眾人討厭的朱三也是一視同仁。
  二十五歲(877)時﹐朱溫投奔了黃巢的義軍﹐不久就升為親軍頭目﹐後來為黃巢手下大將﹐三十歲時(882)投降唐朝﹐在打敗黃巢的戰爭中立功﹐被朝廷封為魏王﹐唐僖宗給其賜名全忠。當時唐朝已經混亂不堪﹐各地軍閥混戰。朱溫在混戰中逐漸成為最大的軍閥之一。唐昭宗天祐四年﹐即公元907年﹐朱溫率兵滅唐建立後梁稱帝﹐是為後梁太祖。改元開平﹐也由此掀開了五代十國的篇章。
  朱溫雖然滅唐稱帝﹐但地盤並沒有擴大。而昔日的對手卻紛紛以討賊興復唐朝為口號﹐聯合起來對後梁進行討伐。晉王李克用是討伐後梁的核心力量﹐岐王李茂貞也打著反梁復唐的旗幟﹐號召天下討伐朱溫。蜀王王建乾脆在成都公開自立為帝。一是天下大亂﹐紛紛列土為王﹐以致形成所謂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
  朱溫的霸業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得益於兩個人﹐一個是他的軍師敬翔﹐另一個就是他的妻子張惠。雖然史書上對張惠的記載並不多﹐但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張惠對朱溫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張惠和朱溫是同鄉﹐都是碭山人﹐張惠家住在渠亭裡。她家在當地是有名的富裕之戶﹐父親還做過宋州的刺史。張惠生於富裕之家﹐既有教養﹐又懂得軍事與政治謀略﹐可見從小父親對她的傳教也是很多的。
  張惠既有溫柔的一面﹐又有英武的一面﹐體貼照顧朱溫的同時常有讓朱溫欽佩的計謀。在這位剛柔相濟、賢惠機智的妻子面前﹐朱溫的狡詐反而顯得粗淺﹐暴躁的朱溫也收斂了許多。不但內事做主﹐外事包括作戰也常讓朱溫心服口服。凡遇大事不能決斷時就向妻子詢問﹐而張惠所分析預料的又常常切中要害﹐讓朱溫茅塞頓開。因此﹐對張惠越加敬畏欽佩。有時候朱溫已率兵出征﹐中途卻被張惠派的使者趕上﹐說是奉張夫人之命﹐戰局不利﹐請他速領兵回營﹐朱溫就立即乖乖地下令收兵返回。
  朱溫本性狡詐多疑﹐加上戰爭環境惡劣﹐諸侯之間你死我活的爭奪﹐更使朱溫妄加猜疑部下﹐而且動不動就處死將士。這必然影響到內部的團結和戰鬥力﹐張惠對此也很明瞭﹐就盡最大努力來約束朱溫的行為﹐使朱溫集團內部盡可能少地內耗﹐一致對外。朱溫生來十分好色﹐但是有張惠在身旁監督﹐朱溫只好把好色之心強壓在心底。但是﹐張惠死後﹐朱溫便放縱聲色﹐放浪形骸。
  朱溫在好色方面可說是荒淫無度。乾化二年(912)﹐朱溫兵敗路上生病﹐回師洛陽後﹐住到大臣張全義家的會節園裡避暑﹐前後十多日。張家的妻妾都被他召去侍寢﹐淫亂終日﹐毫不顧惜君臣之禮﹐連張全義已是半老徐娘的繼妻儲氏也被他召來強與交歡。張全義的兒子憤恨至極﹐持刀要與朱溫拚命﹐被為了高官厚祿甘願忍受屈辱的張全義死死拉住。
  張惠曾為朱溫生有一子﹐取名朱友貞﹐被冊封為均王。朱溫除了有幾個兒子外﹐還有一養子﹐名叫朱友文。朱友文本姓康﹐名勤。由於幼美風姿﹐好學上進﹐談吐得體﹐所以朱溫認為養子﹐封為博王。這樣﹐朱溫的親子郢王朱友圭和養子朱友文之間為了爭奪繼承皇位便大打出手﹐無所不用其極。而他們的妻子為了爭奪未來的皇后之位竟然向公公賣弄風情﹐出售姿色﹐二人爭先恐後地與父皇朱溫上床。朱溫不僅來者不拒﹐反而將兒媳婦輪流召入宮中侍寢。這兩個兒媳婦每當上了公公的龍床﹐一番溫柔之後﹐便在朱溫的耳旁不斷吹風。更讓人吃驚的是﹐他的兒子們對父親的亂倫不但不憤恨﹐反而恬不知恥地利用妻子在父親床前爭寵﹐討好朱溫﹐以求將來繼承皇位。父子間如此默契的性醜聞﹐在歷史上恐怕是空前絕後了。
  由於養子朱友文妻子王氏姿色出眾﹐美艷不可方物﹐朱溫對其尤為喜愛。多次佔有這個妙人後﹐朱溫在枕席之間答應了王氏將來傳位給朱友文。這引起了親生兒子朱友圭的不滿。朱友圭的妻子張氏雖然也常常陪朱溫睡覺﹐但是她的姿色風情和床上功夫因不及王氏而落於下風。漸漸地王氏便在朱溫的龍床上獨佔風流﹐使甘戴綠帽子的丈夫朱友文成為這場「性賄賂」的大戰中的贏家。
  果然﹐在後來朱溫臥病在床﹐而且病情不斷加重之時﹐皇位的天平終於傾斜在其養子的頭上。一天朱溫讓王氏通知朱友文前來晉見﹐以便委託後事。朱友圭的妻子張氏知道後﹐趕緊密告友圭﹕「朱溫已將傳國寶交給王氏去找友文﹐我們就快完了。」催他先採取行動。朱友圭得到消息後﹐立刻利用他掌握的宮廷衛隊及其他親信所率的部隊發動了政變﹐連夜殺入宮中。朱友圭的隨從馮廷諤一刀刺入朱溫腹中﹐刀尖透出背部。朱溫的荒淫敗行﹐終有慘死這一下場﹐也算是「死得其所」吧。這一年是乾化二年(912)6月﹐終年61歲。朱友圭見他已死﹐用破氈裹住其父朱溫的屍首﹐埋在了後梁皇宮的地下。一不做二不休﹐朱友珪還殺了朱友文及其美妻。
  兒子殺老子後﹐老朱家又上演了弟弟殺哥哥的悲劇。
  朱友圭殺父繼位後﹐眾兄弟都不服﹐特別是朱溫和張惠所生的兒子均王朱友貞﹐身為嫡子﹐更是打起了「除凶逆﹐復大仇」的旗號﹐聯合魏博節度使楊師厚興師問罪。在楊師厚的幫助下﹐朱友貞得到宮中禁軍的配合﹐最後殺死朱友圭﹐奪取了皇位。在五代﹐他是通過兵變奪取皇位的第一人﹐為以後的兵變提供了效仿的先例。
  朱友貞登上皇位後﹐重用為他奪取帝位出謀劃策的趙巖﹐但趙巖沒有治國之才﹐只會弄權亂政﹐敗壞風氣。中央被他們弄得腐敗了﹐一些老臣在他們的縱容下橫行霸道﹐基層的官吏更是敲詐剝削﹐任意加重百姓的負擔。朱友貞不善用人﹐派朱友能任陳州刺史﹐朱友能橫行鄉里﹐縱容下屬騷擾百姓﹐最終逼出了陳州農民起義。起義雖然被鎮壓﹐但後梁統治已經到了窮途末路。本來陳州是後梁的財賦重地﹐當初朱溫能稱霸中原﹐打敗並消滅秦宗權﹐正是靠張全義經營陳州﹐全力供應才得以實現的。朱友貞卻反其道而行之﹐這又怎能不加速自己的滅亡呢﹖
  其時﹐李存勖(即後來的後唐莊宗)正集中全力要攻滅後梁﹐雙方連年混戰。朱友貞因為信用趙巖﹐外戚張漢鼎、張漢傑等人﹐大將出兵也派他們隨往監視。趙巖等人又仗勢弄權﹐賣官枉法﹐離間將相﹐賞罰不明﹐致使忠臣退避﹐上下離心﹐前線將領自相殘殺﹐與李存勖軍隊的交戰中﹐後梁屢遭大敗。
  李存勖步步得勝﹐隆德三年(923)八月﹐李存勖召見了剛剛歸降的後梁將領康延壽﹐康延壽為李存勖分析了後梁的形勢﹕後梁的地域並不狹窄﹐兵力也不算少﹐但是朱友貞懦弱無能﹐致使政治腐敗﹐賄賂成風﹐選才用將不以才德與戰功為標準。將帥出征也要派近臣監視﹐主帥無法自己調兵遣將。所以後梁的敗亡局勢已定。最後康延壽向李存勖獻出滅梁大計﹕「梁兵聚集則勢眾﹐分兵則勢薄﹐陛下現在應該養精蓄銳﹐等其分兵之後﹐選擇良機率精銳騎兵五千從鄆州直趨大梁﹐活捉朱友貞﹐十天或者半月必然大功告成。」。
  十月初二﹐李存勖所部精銳從楊劉渡河南進﹐初三即進入鄆州城﹐子夜時分跨過汶水後﹐命李嗣源為先鋒攻擊前進。初四早晨與梁軍交火﹐大獲全勝﹐並攻佔後梁的中都(今山東汶上)。此時﹐有的將領認為﹐雖然傳言汴州空虛﹐但不知情報是真是假﹐主張穩妥用兵﹐先向東進攻﹐再尋機而動。康延壽則極力主張迅速發兵汴州﹐李嗣源也主張晝夜奔襲﹐趁梁軍未知內情時先奪下汴州。唐軍士氣高昂﹐初四傍晚時分﹐李嗣源便奉命率軍快速出擊﹐趁夜急進。第二天﹐李存勖率部緊隨跟進。在初七這天圍攻曹州﹐梁軍守將毫無防備﹐只得投降。兵不血刃佔領曹州之後﹐李存勖軍馬不停蹄繼續向西飛弛前進﹐直逼汴州。
  朱友貞得到曹州失陷的消息後﹐驚慌不已﹐急忙召集群臣商討對策﹐眾人無計可施。朱友貞日夜痛哭流涕﹐不知如何是好。朱友貞的臣子紛紛逃離﹐守兵不少人開了小差﹐眾叛親離。朱友貞束手無策﹐急得日夜哭泣。十月初八﹐朱友貞與都指揮使皇甫麟先後自刎而死。
  初九早晨﹐李嗣源的騎兵到達汴州城下﹐守軍開門獻城投降。同一天﹐李存勖也率兵趕到﹐從西門領兵進城﹐後梁滅亡了﹐歷史步入了後唐時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