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名臣張居正何以死得不光彩?

名臣張居正何以死得不光彩?

  看過《金瓶梅》小說的人,都知道書中的性生活描寫文字太多太細,全書一百餘萬字僅描寫房事就佔去兩萬多字,而且小說作者蘭陵笑笑生描寫起來,幾乎可以說是不厭其煩,甚至有點其樂無窮,給人的感覺很低俗,不像清朝的《紅樓夢》那麼高雅。其實,如果我們對明朝色情文化或明朝腐朽世風有所瞭解的話,也許就能理解其作者蘭陵笑笑生的良苦用心。他寫「淫」不是為迎合大眾閱讀心理,而是透過寫「淫」來寫「惡」。畢竟,在那個時代,特別是明朝晚期的淫風俗氣,應比《金瓶梅》小說中描寫的還要嚴重得多也骯髒得多。
  當時的社會風氣,是典型的有奶就是娘,只要有錢盡可以三妻四妾,甚至可以欺男霸女,社會的倫理道德綱常已經被破壞得所剩無幾,以致被稱作為禮樂崩壞人心不古。比如吃喝大講排場、超級奢侈甚盛。《金瓶梅》就有一段描寫了蔡太史的翟管家為西門慶洗塵,一場筵席,列著九十樣大菜,幾十樣小菜,都是珍饈美味,燕窩魚翅,絕好下飯。如此奢華,也不知客人如何下筷?晚明的社會風氣就是這般。據說,與《金瓶梅》成書同時代的萬曆首輔張居正奉旨歸葬時,所過州邑,牙盤上食,水陸過百品,居正猶以為無下箸處。後來得到真定太守的款待,才滿意地說:「吾至此僅得一飽耳!」
  按說,張居正作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其早年在整頓吏治、厲行節約過程中,是做出了表率的。他不僅自己廉潔奉公,也對家人嚴格要求。以明王朝當時形勢來說,此刻的張居正確實是難得的清正廉潔的治國之才。可歎的是,社會是個大染缸,張居正到了後期也變得腐敗起來,貪圖享受,生活荒淫腐敗。他不僅貪吃,而且更好色;不僅挑美食,而且更愛佳人。   
  據史料披露,在張居正身邊,有正式編製的姨太太,就達七位之多,還不包括無名無份的眾多姬妾,以及長短期不等的性伴侶。為了滿足性慾,也為了擺平佳麗,張居正不得不常吃一些壯陽的食物藥物。事實上,晚明的士大夫中,使用春藥已經蔚然成風。
  因此,看到頂頭上司有此類需求,其下屬在公在私,都得巴結討好。故兵部尚書譚綸曾把自己實踐過的房中術傳授給張居正,抗倭名將戚繼光則用重金購買稱為「千金姬」的美女作為禮品奉獻。在《明代社會生活史》有這樣的記載:「明代的士大夫中,也是使用春藥成風。如後來官至兵部尚書的譚綸,起初也是從方士陶仲文處學得宮中秘方,行之頗驗。後來,譚綸把這種春藥獻給張居正,才獲得高官。」
  戚繼光在鎮守登州的時候,還專門指派附近漁民到黃海捕獲海狗,取其陰莖和睪丸,定期送往北京,獻給張居正煲湯喝。據明代文人王世貞的記載,張居正喝了這種湯後,奇熱攻心,陽亢無比,雖數九寒天,頭頂出火,不光導致頭髮脫落,就連冰雪天時也不能戴帽子。正由於張居正冬天不戴帽子,其他官員們也都學樣在冬天一律光頭,不戴帽子,無形中成為萬曆年間京城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可惜這種風光難以長久。張居正已年近六旬,在政務繁忙、身心疲憊、體質虛弱的前提下,堅持服用譚綸進獻的「胡僧藥」和戚繼光送的「海狗腎」,依舊沉溺聲色,左擁右抱,肯定身體會日益枯瘠,最後病得嚴重脫肛,流血不止,痛苦不堪,僅57歲便撒手人寰。
  有史書評價張居正是「面勞瘁於國事,人亡而政息」。但他的死絕不僅因「勞瘁於國事」,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想那譚綸用此藥20年,一夕御妓女而敗,自揣不起,臨終遺囑張居正,告誡他慎用此藥。譚綸死時年剛過60歲。張居正不單長期使用此藥不已,還加上其他裂隙春藥,至後來不及下壽而亡故,也是實至名歸,無法怪得他人。
  只是明朝一代名臣張居正,就這樣死的不很光彩,很是杯具。從明朝歷史的縱向面與橫斷面看,可以說他的死,既是個人的人生悲劇,更是時代的社會悲劇。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