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張宗昌「狗肉將軍」的綽號是怎麼來的

張宗昌「狗肉將軍」的綽號是怎麼來的

  張宗昌(1881~1932)﹐字效坤。山東掖縣(今萊州市)人。綽號「狗肉將軍」、「混世魔王」、「長腿將軍」、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張三多等等﹐山東大學創辦者﹐奉系軍閥頭目之一。從此也可以看出﹐其綽號之多在同時代軍閥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和當時那個年代大多軍閥一樣﹐張宗昌出身貧寒﹐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屌絲。但是他有著屌絲的共同品質﹐人窮志不窮﹐吃得各種苦﹐幹得各種活﹐其「宗昌」一名的寓意就是要振興張氏家族。他還有個小名叫做「燈官」﹐因為其是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出生。
  年少時期的張宗昌﹐經常衣食無著﹐飽嘗挨餓受凍之苦。他15歲之前給別人放牛﹐因丟了牛被地主鞭打﹐1897年﹐膠東一帶又遇荒年﹐民不聊生﹐張宗昌帶著20個雞蛋從山東萊洲老家逃荒關外開始闖關東的生涯。由於他身高馬大﹐被挑選為築路工人。在當築路工人期間﹐他學會了流利的俄語。之後又漂泊到俄國的西伯利亞淘金﹐在發財期間﹐練就了百發百中的槍法。
  長年累月漂泊在外的張宗昌學會了在亂世生存的本領﹐不僅使自己過上了高富帥的生活﹐也使得自己練就了一副閃閃發光的嘴皮子和一張三鋤頭砍不出一道紅印的臉皮﹐和三教九流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都能扯上關係就是最好的證明。大文學家林語堂寫過一篇文章﹐名字叫《狗肉將軍回憶記》﹐該文收在1940年出版的《愛情與諷刺》一書中。文中林語堂稱張宗昌有一個綽號叫「狗肉將軍」﹐蓋因其喜歡食狗肉也。然而據張宗昌的女兒張端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張宗昌從來不吃狗肉﹐他嫌狗肉腥。
  除此之外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張宗昌嗜賭成性﹐打麻將的名目繁多﹐其中有一種玩法叫推牌九﹐廣東話中推牌九俗稱吃狗肉﹐因此有人認為張宗昌「狗肉將軍」的名號從此而來。還有一種說法則就比較有趣的多了。一日﹐張宗昌正在檢閱軍隊﹐忽然不知從何處飛來一條野狗﹐正宗的「飛來橫狗」。那野狗可能是看張宗昌不順眼﹐就將他的皮靴給咬爛了﹐而他所騎的馬也被咬得鮮血直流。這還得了﹐兩旁的護衛趕快一擁而上﹐把狗打走。狗是走了﹐可張宗昌不高興了﹐因為沒有把那狗打死﹐於是大發雷霆﹐既然你們不捨得大狗﹐那我就打你們﹐侍衛每個人都被賞了幾十鞭子。張宗昌還是不肯罷休﹐不知哪根筋不對﹐偏偏就和狗槓上了﹐回到總督府後﹐下令全員出動﹐全城搜狗。不多時﹐大街小巷無處不狗屍。因此張宗昌也落下一個「狗肉將軍」的名號。
  無論哪種說法吧﹐「狗肉將軍」的綽號已經成為事實﹐終究也改變不了了。
  出身貧寒的張宗昌並不只會吃喝嫖賭﹐後來他也意識到了自己文化水平低的缺點﹐慨歎道﹕「這輩子在讀書上虧欠了。」因此﹐他對自己的子女學習要求嚴格起來。張家後代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高﹐與張宗昌重視文化不無關係。這也是符合張宗昌後人接受採訪時的說法。因此張宗昌還有一個癖好附庸風雅。他的詩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其詩「語言質樸幽默」﹐又兼具了濃厚的「寫實」風格﹐給人以愉悅的享受。
  張宗昌除了在詩作方面有較高的「造詣」外﹐他對教育也真的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926年﹐作為奉系軍閥的張宗昌在山東主政期間﹐下令將山東公立六個專門學校合併﹐在濟南建省立山東大學﹐由山東省教育廳廳長﹐清末狀元王壽彭任校長。設文、法、工、農、醫五個學院﹐計有中國哲學、國文學、法律、政治經濟、商學、機械、機織、應用化學、採礦、農學、林學、蠶學、醫學13個系﹐並有附屬中學。不過到了1928年4月﹐張宗昌對山東大學校長人選不滿意﹐決定親自擔任校長﹐為此濟南曾流傳「齊魯文明之邦﹐目不識丁當校長﹐孔聖九泉哀歎﹐荒唐﹐荒唐。」之笑談。
  笑歸笑﹐但其對中國教育所做出的貢獻卻是不可抹殺的。但有時就是這樣﹐一個人壞事做多了﹐他做的好事反而沒人知道了。1929年9月2日﹐張學良密電張宗昌﹐讓他馬上返回北平。3日下午5點鐘﹐山東省軍政要員在濟南火車站為張宗昌送行。返身登車時﹐遭到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的槍殺﹐於是就一命嗚呼和這個地球說再見了。刺客鄭繼成﹐正是遭張宗昌槍殺的鄭金聲之子。而當這個消息傳遍全國後﹐鄭繼成﹐則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也得到了特赦。
  而張宗昌則帶著他對人民所犯下的罪行和他讓人笑掉大牙的打油詩﹐以及「狗肉將軍」的綽號﹐深深的在歷史上烙下了重重的一筆﹐或許還會讓一萬年後的人們記得﹐記得他的臭味﹐當然他僅有的一點兒香味也需要有人去銘記。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