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湘軍攻破天京﹐從天王宮殿御苑中挖出洪秀全屍身時竟如此無禮

湘軍攻破天京﹐從天王宮殿御苑中挖出洪秀全屍身時竟如此無禮

  1864年7月19日﹐早已完成對天京包圍的曾國荃紅著眼睛等著前方破城的報告。來自北京的上諭言辭犀利﹐要求拿下南京﹐不得拖延。曾國藩也寫信試圖勸說曾國荃不要一人獨佔大功﹐不妨調李鴻章來南京助攻。曾國荃是個倔強的人﹐他不會允許任何人來分享這塊禁臠。他跟他的兄長曾國藩很不同﹐他並不在乎清政府統治階級內部的明爭暗鬥﹐他只要殺入天京﹐用太平天國的徹底失敗來築就自己人生的巔峰。
  隨著地動山搖的爆炸聲﹐天京城牆被轟出了近六十米的缺口。這一刻﹐湘軍上上下下等了太久﹐他們高舉著戰刀如猛虎下山一般衝殺進城﹐在手拿地圖的軍官引導下直奔天王富麗堂皇的宮殿﹐那裡有著他們夢寐以求的財富和美女、珍寶。在人類心底深埋的最原始慾望驅使著他們一路燒殺﹐軍紀蕩然無存﹐南京城頓時成為地獄。此時的天王宮卻有如死一般的沉積﹐洪秀全在城破的一個多月前就已經去世了。
  洪秀全的死﹐同樣是在北京的清政府中樞極為關注的事件﹐他們迫切地想弄清楚﹐洪秀全到底是怎麼死的。當然﹐他們得到的情況﹐來自曾國藩的報告。曾國藩在奏折中向當時剛剛8歲的同治皇帝詳細說明了洪秀全的死因﹕「該逆屍遵尚邪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繡龍黃緞包裹。雖腳﹐亦系龍緞。頭禿無髮﹐須尚全存﹐已間白矣。左股右膀﹐肉猶未脫。驗異戮屍﹐舉烈火而焚之!有偽宮婢者﹐系道州黃姓女子﹐即手埋逆屍者也。臣親加訊問﹐據供﹕「洪秀全生前經年不見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軍攻急﹐服毒身死﹐秘不發喪。」
  曾國藩的報告真實性有多少我們並不知道。根據他的幕僚趙烈文在日記中所記載的秘聞﹐他們上給清廷的奏折﹐多半是文飾捏造杜撰之辭。關於曾國藩寫奏折的功夫﹐在當時可以說無人能出其右。有一則傳聞﹐說是湘軍有一段時間經常打敗仗﹐向清政府報告的時候﹐有個參謀秘書在起草奏稿的時候寫了「屢戰屢敗」四個字﹐曾國藩看了沉吟片刻﹐提筆一圈﹐改為「屢敗屢戰」﹐同樣的四個字﹐排列組合不同﹐給人的感覺也是絕然相反。所以說﹐我們對曾國藩在奏折中所寫的東西﹐不能全信。
  曾國藩的落腳點在於﹐他親自審訊黃姓宮女﹐得出了洪秀全是服毒身死的結論。實際上﹐這一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憶。比如洪秀全的兒子幼天王和當時防守天京的忠王李秀成就都說過洪秀全是病死的。曾國藩為什麼非要說洪秀全是服毒自盡的呢﹐仔細回味一下﹐洪秀全自己病死和洪秀全在湘軍圍攻甚急走投無路服毒自盡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關鍵是﹐一個是湘軍無功﹐一個則是湘軍之力!難怪如此大做文章。好在清廷最後採納了曾國藩的說法。
  但是﹐曾國藩所說的也有事實的部分﹐那就是洪秀全是穿著龍袍下葬的﹐出土之時的容貌描述當是真實可信的﹐湘軍對屍體進行侮辱的戮屍行為和隨後一把火焚燒屍體的行為也是真實可信的。一場堅持十四年﹐勢力波及大半個中國的農民起義運動就這樣落幕了。無論如何﹐這場衝擊可以說動搖了清政府腐朽統治的根基﹐也為後來反清革命的孫中山提供了榜樣﹐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