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李世民的弟弟﹐戰功赫赫﹐卻被後世醜化近千年

李世民的弟弟﹐戰功赫赫﹐卻被後世醜化近千年

  唐朝以武立國﹐多出名將﹐比如文韜武略的李靖、李勣﹐勇猛善戰的秦瓊、尉遲恭等。就連唐朝皇室中也出現了許多名將﹐比如其中的一位﹐連李世民都稱讚他是當世三大名將之一。但是在今人的印象中﹐他卻被嚴重醜化﹐被人們視為奸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李道宗(602~653年)﹐字承范﹐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的曾孫﹐北周梁州刺史李璋之孫﹐追封東平王李韶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將領。
  李道宗一生參與破劉武周﹐破王世充﹐滅東突厥、吐谷渾﹐征高句麗等諸多戰役﹐為唐王朝的統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與李孝恭並稱為賢。唐太宗在晚年評價李道宗為與李勣、薛萬徹二人齊名的名將。晚年遭長孫無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今廣西柳州)﹐途中病死。
  但是受影視的一提到李道宗﹐人們立即想到﹐他不就是陷害薛仁貴的那個王爺麼﹖但其實那是小說之言﹐李道宗是被醜化的﹐他根本沒有陷害過薛仁貴。那麼歷史上的李道宗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李道宗為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唐武德元年(618)五月二十日﹐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李道宗的父親李韶﹐被追封東平王﹐贈戶部尚書。李道宗則封為左千牛備身、略陽郡公。李淵在長安即帝位後﹐17歲的李道宗與李世民四處征戰﹐「從平竇建德﹐破王世充﹐屢建奇功」。20歲時就被任命為靈州總管﹐突厥騎兵來犯時他堅守孤城﹐並派兵出擊﹐大破突厥騎兵﹐因此被封為任城王。而後李道宗有屢出奇兵﹐恢復五原郡故地﹐「振耀威武﹐開拓疆界﹐斥地千餘里﹐邊人悅服」。
  李世民繼位後﹐李道宗依然被委以重任﹐參與滅東突厥之戰﹐滅吐谷渾之戰﹐滅薛延陀之戰﹐特別是在對吐谷渾之戰中﹐「諸將議欲息兵﹐道宗固請追討」﹐最終才取得輝煌的戰果。在討伐高句麗之戰中﹐李道宗親率百餘騎兵﹐深入敵後﹐偵查敵情﹐期間曾被高句麗大軍發現﹐但被李道宗輕易擺脫。事後﹐李世民稱讚這位堂弟﹐「賁、育之勇何以過!」在這場戰爭中﹐李道宗多次率領數十精騎﹐衝突敵營﹐戰功卓著﹐期間「在陣傷足﹐帝親加砭治﹐賜御膳」。
  李世民在與李靖談論兵法時﹐曾說道﹕「當今將帥﹐惟李勣、道宗、薛萬徹。勣、道宗用兵不大勝亦不大敗﹔萬徹若不大勝即須大敗。」可見在當時李世民的心目中﹐李道宗是當時的三大名將之一!當然因為此時的李靖已經退休了﹐因此李世民沒有算上他。
  永徽四年二月﹐房遺愛、高陽公主案發﹐許多朝廷親貴受到株連﹐比如大將薛萬徹、駙馬柴令武、吳王李恪全被害死。本來沒有李道宗什麼事﹐但他素來與當政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關係不睦﹐因此也被誣陷說與房遺愛交結。李道宗因此被發配象州﹐在途中不治身亡。
  李道宗晚年頗為好學﹐敬慕賢士﹐從不以勢凌人﹐在唐初宗室之中﹐只有他和河間郡王李孝恭最受時人的稱讚。有一件事情足以證明他的心胸﹐貞觀六年的某一天﹐李世民大擺酒宴﹐尉遲敬德也在邀請之列。尉遲敬德發現有人的席位排在自己之上﹐大為不悅。任城王李道宗出面勸解﹐尉遲敬德一拳打在他的臉上﹐差點把李道宗的一隻眼睛打瞎﹐但是李道宗並未與尉遲敬德計較。李世民非常生氣﹐事後嚴厲警告尉遲敬德﹐「我以前一直認為劉邦對功臣做得太絕﹐自己當上皇帝後﹐希望君臣能夠和睦相處。但是看到你如此無法無天﹐才知道當年劉邦殺韓信﹐實在是迫不得已。這次我可以原諒你﹐你以後一定要自我約束﹐不要日後追悔不及」。
  李道宗作為大唐的皇親國戚﹐猶如漢朝的衛青和霍去病﹐征戰四方﹐功勳顯赫﹐深受敬仰﹐唐初的輝煌戰果﹐與軍中存在一個關隴貴族集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這一堅強核心的表率作用﹐李道宗作為關隴貴族集團的一員﹐衝鋒在前﹐奮不顧身。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