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淋病診斷難,也不難

淋病診斷難,也不難


2013年05月27日  來源:《家庭醫生》  

楊女士因身體不舒服,去醫院做檢查,被診斷為淋病。楊女士馬上把丈夫李先生叫到醫院,兩人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李先生當時就在該醫院做了體檢,結果顯示一切正常。回到家後,盛怒之下的李先生提出了離婚。
老婆被查出性病,老公欲鬧離婚
五天之後,李先生帶妻子來到另一家醫院進行復診,結果是常見的婦科炎癥。面對此情況,給楊女士診斷為淋病的那家醫院的醫生認為:他們醫院采用的是DNA鑒定方法,另一醫院采用的是塗片檢查方法,前者檢查結果準確率為99.99%;再者,楊女士在此期間已服用並註射了醫生開的藥物;此外,楊女士剛巧來了月經,經血對陰道起到沖洗作用,這一切導致兩次檢查出現了不同的結果。
摘自《南方都市報》
(編者按:近期性病誤診,尤其是淋病誤診的新聞時常見諸報端,難道淋病真的難以確診?淋病診斷的手段有哪些?孰優孰劣?請看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性病科陸春教授的分析文章。)
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主要累及泌尿生殖道的傳染性疾病,也是目前我國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成年男性淋病性尿道炎的潛伏期較短,平均3∼5天,多表現為急性尿道刺激癥狀,常見的有尿頻、尿急、尿痛和尿道口流膿,有合並癥者尚可表現為附睪炎、睪丸炎、前列腺炎等。而成年女性的淋球菌感染,60%無癥狀或癥狀輕微,主要為陰道膿性分泌物增多。
淋病的診斷應慎重,主要是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首先應仔細詢問患者近期有無不潔性行為,或性伴有無感染史,或有無與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以及有無特殊的性行為方式,在3∼5天的潛伏期後,有無典型的臨床表現,專科醫生在綜合病史、臨床表現及體格檢查後,就可以做出初步的臨床診斷。
被懷疑為淋病的患者,應進行實驗室病原學檢查。目前病原學檢查方法有:①塗片法,正確用尿道或宮頸拭子取尿道或宮頸內膿性分泌物做塗片檢查,若結果為陽性,結合病史、潛伏期及典型的臨床表現,可做出診斷;陰性者不能排除診斷。值得註意的是,塗片法若只發現多形核白細胞外的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對男性患者有一定的診斷意義,對女性患者意義不大。②培養法,此法是診斷淋病的金標準。③DNA檢測法,也就是核酸檢測技術,即常說的PCR等,是利用淋球菌的特異性核酸片段,通過體外的不斷擴增進行檢測。雖說這種方法可以檢測到很低數量的淋球菌,但鑒於其對實驗室的軟硬件設施要求較高,故在臨床上,我國沒有將核酸檢測技術列入推薦實驗檢查標準,僅部分技術條件控制較為嚴格的實驗室可以開展核酸檢測研究。
此外還需註意,不管是哪項檢查,取材時拭子伸入尿道或宮頸口內的深度應足夠,男性最好在晨起首次排尿前或排尿後兩小時以上取材,陽性率才有保證。而檢驗人員的素質及操作規範與否,或受檢者檢查之前有無使用抗菌藥物等,均影響到檢驗結果。另外,在臨床中,也常見到一些病人拿著所謂MDI(多媒體顯微鏡)檢查單來咨詢。這種檢查方法只是利用各種形式的多媒體顯微儀,如超高倍顯微儀、顯微放大系統、熒光顯微放大系統等進行檢查。利用這種檢查來診斷淋病是缺乏相應的科學根據的,更不用說其檢查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了。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制定的泌尿生殖道淋病診斷標準為:①臨床表現。表現為尿道炎、宮頸炎或輸卵管炎的性傳播感染,感染也可無癥狀。②實驗室檢查。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到典型淋球菌,或從臨床標本中找到淋球菌抗原或核酸,或從男性尿道塗片中觀察到革蘭氏染色陰性細胞內雙球菌。③病例分類。我國衛生部2000年制定的淋病診斷標準參照了上述標準,強調淋病的診斷必須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慎重診斷。
由此可知,淋病的診斷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進行規範的診療,對患者而言,確實也難以認識和理解其中的真正意義。因此,選擇規範、信譽好的性病診療機構進行檢查和治療,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編輯:王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