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男性必需要小心這些毀生育能力的壞習慣

男性必需要小心這些毀生育能力的壞習慣


2013年01月09日  來源:全球醫院網

  男性生育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男性不育,那將是一件可悲又痛苦的事。在男性成長過程中要講究生活規律,積極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少精癥是指男性精液中的精子數目低於正常具有生育能力男性精子數目的一種疾病。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男性的精子每毫升應不低於2千萬個,如果低於2千萬個就歸為少精癥,導致患者生育困難。步入成年後,不當坐姿、穿緊身衣、沈溺煙酒、過度肥胖、情緒大起大落等不良因素,也會影響生精能力。
  不同階段要做好不同防範
  一、青春期前後:要特別警惕腮腺炎並發癥
  許多人都得過俗稱“痄腮”的腮腺炎,其實,腮腺炎病毒不僅侵犯腮腺,還可引發病毒性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腎炎、胰腺炎等並發癥。13歲以上人群容易因病毒侵犯性腺而導致生殖器官炎癥,男性首當其沖。臨床統計顯示,13~18歲患腮腺炎的男性中,合並有睪丸炎的占了三成。醫生發現,患有無精癥、弱精癥的不育病人,往往小時候得腮腺炎時,曾同時發生睪丸炎。
  腮腺炎病毒對睪丸的損傷是不可逆的。由於病毒的毒性作用,睪丸組織受到破壞而發生萎縮,特別是專門產生精子的曲細精管遭到破壞後,就導致生精能力下降。如果雙側睪丸均發炎萎縮,成年後可能喪失生育能力。
  家長需要警惕,孩子痄腮發病一周左右,病情好轉,然後突然發熱到39℃以上,睪丸明顯脹痛,此時應及時就醫。在治療方面,對於腮腺炎引發的並發癥,應適度使用皮質激素。“家長常擔心使用激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但如果不使用激素,對孩子的影響更大。”玄緒軍指出,用量、用藥時間的控制要由醫生精確控制。
  二、年輕男性:四個不良因素可損精
  1、蹺腿久坐
  睪丸中專門用來制造精子的曲細精管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一般來說,這個部位適宜溫度比人體體溫要低2℃~3℃。如果溫度過高,會抑制精子的生存和成熟,造成精液中精子數目減少或活動能力降低。建議在日常生活中,男性應避免穿緊身的褲子,而應改穿相對寬松的、透氣的褲子。
  許多男性坐時偏好夾腿或蹺二郎腿,時間一久,陰囊摩擦可產生熱量。“久坐不要夾腿、蹺二郎腿,最好每隔一個小時起身活動一下。”玄緒軍建議,不要趴著睡覺,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裸睡。此外,還要避免頻繁蒸桑拿或泡溫泉。
  2、嗜煙好酒
  研究發現,吸煙者精液中精子濃度均勻值為2500萬個/毫升,明顯地比不吸煙者的濃度6300萬個/毫升低得多,精子活動能力也明顯降低。酒精直接作用於性腺會降低睪丸酮的天生速度,引起雌激素增多,不僅導致陽痿,而且也影響精子的生成。要預防少精癥,男性平時要戒除煙酒。
  3、肥胖
  肥胖的男性不僅會影響睪丸和生殖器的發育,還會引起體內的雌性激素相應的增加,妨礙精子的生成,影響精子的質量。所以,肥胖的男性平時應多運動,把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但要註意的是,運動不要過於劇烈,否則體內會產生大量乳酸等酸性代謝產物,隨血液進入睪丸後,會降低精子活力及精子的反應能力。
  4、情緒不穩
  年輕男性不沈穩,情緒變化強烈,也會影響生育功能。這是因為情緒長期不穩定,可影響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的功能,使睪丸生精功能發生紊亂,造成少精。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緒也是預防少精癥所必需的。
  合理飲食 降低不育風險
  男性在飲食方面往往更重口感而忽視營養健康。玄緒軍指出,合理飲食有助於降低不育風險,提高精液質量。
  優質蛋白質是形成精液的主要原材料,建議男性可吃些瘦肉、雞鴨、蛋類、魚蝦、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俗稱“生育酚”的維生素E與生殖系統關系最為密切,具有防止性器官老化、增強精子活力的多種作用,谷類、小麥胚芽油、棉籽油、綠葉蔬菜、蛋黃、堅果類、肉及乳制品均富含維生素E。
  男性應註重微量元素的攝入量,尤其是元素鋅的攝入。因為男性精液本身含有很高濃度的鋅,如果鋅長期攝入不足,對精液質量有影響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