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分析雍正是如何繞著彎子來獲得皇位的﹐陰謀還是陽謀呢?

分析雍正是如何繞著彎子來獲得皇位的﹐陰謀還是陽謀呢?

  歷史上的陽謀就是傳說中的九子奪嫡﹐雖然這個題目相對來說非常的八卦﹐但是這個題目即使八卦也是正常的﹐康熙帝在位期間皇后聯姻﹐但是生孩子的過程中﹐這康熙帝的妻子竟然死了。據說當天﹐皇后生子﹐但是孩子的母親因為難產死了﹐孩子活得好好的﹐這孩子一歲的時候﹐這康熙就冊封為太子﹐不過令康熙爺萬萬想不到的﹐這麼早的立儲﹐引發了非常可怕的後果。因為是指定的皇位繼承者﹐大清王朝也沒有依照漢族人的規矩立嫡﹐過早的立繼承人也讓後面兒子倒戈相向﹐雖然康熙帝後面也生了不少的兒子﹐但是康熙不喜歡那些兒子﹐而康熙爺為什麼不用孫子呢﹐康熙帝確實是犯錯了﹐因為感情的事情而大錯特錯﹐所以朝上朝下一時間反對皇太子人聲鼎沸。
  這個時候雍正就顯得非常的淡定有格局﹐大清王朝歷史以來沒有立嫡的皇室﹐康熙前面還是康熙後面都沒有﹐在所有的反對的聲音中﹐爭儲君的位置中﹐最隱蔽的就是四阿哥雍正﹐他一向為人低調﹐不過這四爺究竟是做了什麼?不止是練練丹﹐吃吃藥這麼簡單。首先這四阿哥採取了無爭得手段﹐在給父親送丹藥的時候會不經意的灌輸康熙帝自己有治國理政的才能﹐這些想法也是比較私密的環境下他才說出的﹐這樣一來﹐康熙帝必然會在四阿哥離開後考慮這些問題﹐以至於有很多的策略都被康熙採納﹐但是康熙不會在百官當前說這是四阿哥的主意﹐但是他自己心裡有底。當時覬覦皇位的還有其他的皇子﹐而爭奪皇位暴露最典型的就是八阿哥﹐可以說完全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說這雍正當成皇帝確實是最佳的選擇。
  在清朝八王議政一直都被提起﹐特別是在清入關以前﹐社會形態落後﹐世子制度是奴隸制後期的一種軍士貴族制度﹐打仗也都是親兄弟﹐就類似於現代的股份制公司﹐皇上是大股東﹐股權很分散。八王議政也就是皇上聯繫幾個王爺佔據這重要的股份制度﹐不能壟斷﹐但是又要皇上能聽得進去﹐在康熙的中後期﹐民主議會就出現了﹐皇上更是沒有機會獨攬大權﹐所以在康熙的南書房中有一個密室﹐也就是後來康熙用來議事的地方﹐雍正上位後設立的軍機處﹐直接把大權攬到了自己的手中。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