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全身找不到地方能打針!多發性硬化症口服藥解決治療困境

全身找不到地方能打針!多發性硬化症口服藥解決治療困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成大附醫神經科部主治醫師孫苑庭表示,多發性硬化症不是遺傳疾病,也不會傳染他人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因中樞神經受免疫細胞攻擊,每次發作都可能留下不可逆後遺症,病患必須長期用藥控制,避免反覆發作。1名50多歲患者發病10多年,仰賴傳統針劑型藥物控制病情,卻打到身體都幾乎沒有部位能下針,幸好改用口服用藥後,生活品質大幅改善,也沒有任何復發。

每次發作都可能在神經留下「疤痕」, 最終有可能全身癱瘓
成大附醫神經科部主治醫師孫苑庭表示,多發性硬化症不是遺傳疾病,也不會傳染他人。因複雜的多重因素,患者免疫細胞異常攻擊中樞神經,每次發作神經髓鞘都會受損留下「疤痕」,初期症狀不明顯,但隨發作次數增加,神經傳導效率不斷下降,最終全身都可能有後遺症。

孫苑庭醫師說明,多發性硬化症發病部位很難預判,全身都可能有症狀。若小腦神經受傷,可能發生平衡感異常;視神經如果受損,會影響視力;假使脊椎神經受損,嚴重可能下肢或全身癱瘓。因此,阻止疾病發作相當重要。目前已有藥物能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復發風險,讓神經傷害不再繼續擴大。



穩定病情長期用藥成關鍵 口服藥物便利性高更容易遵從醫囑
孫苑庭醫師指出,早期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主要以針劑型藥物為主,病人須頻繁來往醫療院所,或在家自己打針。一位50多歲個案發病後,注射藥物10多年,都沒有復發紀錄,但因頻繁打針,需要不斷更換注射部位,全身已經找不到能夠下針的地方,因此改用口服藥物。換藥之後疾病控制效果仍然相當好,便利性也大幅提升。

孫苑庭醫師也說,口服藥物不但便利性提升,病人遵從性也跟著增加。如果病人害怕打針,口服藥能夠降低對用藥的排斥,假使病患要短期出國,也不用為了疾病帶著針筒,造成出入海關的麻煩。實驗與臨床證據,都已證實口服藥物效用良好,病人不會因為藥物劑型不同,而讓疾病復發風險上升。

用藥前應檢查B型肝炎與肺結核 切勿中斷治療讓復發風險增加
孫苑庭醫師提醒,不論針劑或口服藥物申請健保給付,先要取得國健署罕見疾病身份,再向健保署申請藥物,可能需要1至2個月。等待期間會建議病患檢查是否罹患B型肝炎與肺結核。因為免疫藥物使用後,免疫力受到壓制,可能讓原本穩定的B型肝炎與肺結核病況加重。也鼓勵病患接受預防疫苗注射,降低未來罹患不同傳染病危險。

孫苑庭醫師強調,一旦確診多發性硬化症,就一定要按照醫生指示規律用藥,千萬不要自行中斷醫療。如果神經學症狀不太嚴重,穩定服藥能降低復發風險。假使已經累積較多神經學症狀,還要配合復健維持。千萬不要聽信偏方,使用調整或增加免疫力的食品,反而會干擾免疫系統,影響藥物效果,增加疾病復發危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