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花蕊夫人是怎麼死的﹖

花蕊夫人是怎麼死的﹖

  五代十國時期﹐一共有兩位花蕊夫人﹐一起瞭解一下前蜀花蕊夫人和後蜀花蕊夫人的生平經歷是怎樣的吧!花蕊夫人有哪些詩詞作品﹖花蕊夫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是怎麼死的﹖
  在五代十國時期﹐有幾位被稱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們不僅容貌美麗﹐而且能詩善賦﹐多才多藝。有關她們的事跡﹐多散見於五代至兩宋的各種史籍之中﹐因其所處時代相同﹐且又均被稱為花蕊夫人﹐她們的身份、事跡至今仍有許多疑謎。
  世傳《花蕊夫人宮詞》100多篇﹐其中確實可靠者90多首﹐詩一卷(《全唐詩》下卷第七百九十八)歸屬於孟昶妃﹐但詞中有「法元寺裡中元節﹐又是管家降誕辰」語﹐中元節為舊歷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生日﹐而孟昶則生於十一月十四日﹐可知當出自王建淑妃手筆。
  四川自古為天府之國﹐自秦國李冰父子修都江堰﹐這裡的經濟更是發達。成都古稱益州﹐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益州塞險﹐沃野千里。」成都平原實為天府之國的精華﹐自古號稱錦城﹐李白曾有詩形容成都的富庶和秀麗﹕「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由於有這優越的地理環境﹐一到分裂時期﹐這裡就出現獨立政權﹐五代十國時這裡也先後建立了前蜀、後蜀﹐但青史留名﹐廣為傳誦的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將﹐而是花蕊夫人。
  而誰是《宮詞》作者呢﹖宋朝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後蜀花蕊夫人。《鐵圍山叢談》記載﹕「及孟氏再有蜀﹐傳至其子昶﹐則又有一花蕊夫人﹐作《宮詞》者是也。」明人毛晉編撰《三家宮詞》時﹐力主其說。直到20世紀40年代初﹐著名學者浦江清先生發表《花蕊夫人宮詞考證》一文﹐考證出宮詞作者為前蜀皇帝王建之徐妃。從而使前人之謬、千古之惑於此而解。
  《花蕊夫人宮詞》中有「法雲寺裡中元節﹐又是官家降誕日」之句﹐「中元節」為農曆七月十五﹐「官家降誕日」就是皇帝生日。若《宮詞》作者為孟昶之妃﹐則此官家非孟昶莫屬﹐而孟昶的生日所有史書均記載是在十一月﹐只有前蜀後主王衍的生日在七月十五﹔另外《宮詞》所詠皆前蜀宣華苑事物﹐因此﹐浦先生認為作者當為前蜀花蕊夫人所作。
  前蜀滅亡後﹐後唐莊宗以孟知祥為兩川節度使﹐孟知祥到蜀後﹐後唐內亂﹐莊宗被殺﹐孟知祥野心膨脹﹐訓練甲兵﹐到唐明宗死後﹐孟知祥就僭稱帝號﹐但不數月而死﹐孟昶繼位。孟知祥處心積慮﹐晝夜辛勞所創下的局面﹐傳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見烽火﹐不聞干戈﹐五穀豐登﹐斗米三錢﹐都下仕女﹐不辨菽麥﹐士民采蘭贈芬﹐買笑尋樂﹐宮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詞臣狎客﹐裝點出一幅昇平和樂的景象。
  孟昶是個非常懂得享樂的人﹐他廣徵蜀地美女以充後宮﹐妃嬪之外另有十二等級﹐其中最寵愛的是「花蕊夫人」費貴妃。花蕊夫人屢次勸孟昶礪精圖治﹐孟昶總認為蜀地山川險阻﹐不足為慮。太祖聽到孟昶已死﹐輟朝五日﹐素服發表﹐賻贈布帛千匹﹐葬費盡由官給﹐追封為楚王。
  孟昶死後﹐他的母親並不哭泣﹐但舉酒酹地﹐說道﹕「你不能以一死殉社稷﹐貪生至此﹐我也因你而苟活在人間﹐不忍就死﹐現在你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於是絕食數天而死。孟昶葬在洛陽﹐他的家屬仍留汴京﹐少不得入宮謝恩。
  太祖見花蕊夫人全身縞素﹐愈顯得明眸皓齒﹐玉骨珊珊﹐便乘此機會﹐把她留在宮中﹐通令侍宴。花蕊夫人在這時候﹐身不由己﹐只得宛轉從命﹐飲酒中間﹐太祖知道花蕊夫人能詩﹐在蜀中時﹐曾作宮詞百首﹐要她即席吟詩﹐以顯才華﹐花蕊夫人吟道﹕「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三千宮女皆花貌﹐共鬥嬋娟﹐髻學朝天﹐今日誰知是讖言。」。
  吟罷﹐說道這詞是當日離開蜀國﹐途經葭萌關時寫的﹐寫在驛站的牆壁上。還說﹕「當年在成都宮內﹐蜀主孟昶親譜『萬里朝天曲』﹐令我按拍而歌﹐以為是萬里來朝的佳讖﹐因此百官競執長鞭﹐自馬至地﹐婦人竟戴高冠﹐皆呼為『朝天』。及李艷娘入宮﹐好梳高髻﹐宮人皆學她以邀寵幸﹐也喚作『朝天髻』﹐那知道卻是萬里崎嶇﹐前往汴京﹐來見你宋主﹐萬里朝天的讖言﹐卻是降宋的應驗﹐豈不可歎麼﹖」宋太祖趙匡胤聽罷長久不語﹐連飲三杯﹐說道你再做一首新的。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再啟朱唇﹕「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宋太祖本也是個英雄人物﹐當年千里送京娘﹐當年以一條棍棒打遍十八座軍州。此時有感於花蕊夫人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竟更加深了對花蕊夫人的愛慕之心。飲了幾杯酒後的花蕊夫人﹐紅雲上頰﹐更覺嫵媚動人﹐太祖攜著花蕊夫人的手﹐同入寢宮﹐不久封花蕊夫人為貴妃。自此太祖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裡﹐飲酒聽曲。
  國亡家滅﹐丈夫孟昶被趙匡胤毒殺﹐她自己不得不委身殺夫仇人﹐每日裡強顏歡笑﹐虛與委蛇﹐遭受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摧殘﹐最後還是死於非命。關於花蕊夫人的死法﹐史書上有兩種記載。一是死於趙光義之手。北宋中期邵博的《聞見近錄》中說﹐一日趙匡胤率親王和後宮宴射於後苑﹐趙匡胤舉酒勸趙光義。趙光義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為我折枝花來﹐我就飲酒。」趙匡胤命花蕊夫人折花時﹐趙光義引弓將她射死﹐隨後流淚抱著趙匡胤的腿說﹕「陛下方得天下﹐宜為社稷自重﹐遠離酒色!」趙匡胤雖心中不快﹐卻沒有責怪他﹐而是「飲射如故」。
  北宋末年的《鐵圍山叢談》則說﹐花蕊夫人歸宋後﹐趙光義也十分喜愛她﹐但無從得手。一次從獵後苑﹐花蕊夫人在側﹐趙光義「調弓矢﹐引滿擬獸﹐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花蕊夫人的第二種死法﹐主要見於蔡東藩的《宋史演義》﹐說是趙匡胤和花蕊夫人纏綿了幾年後﹐有些審美疲勞﹐花蕊夫人也美色減退﹐趙匡胤就移情別戀﹐愛上了一個姓宋的美女﹐「是時宋氏年十七﹐太祖年已四十有二了。俗話說得好﹕『癡心女子負心漢』。
  那花蕊夫人本有立后的希望﹐自被宋女奪去此席﹐倒也罷了﹐誰知太祖的愛情﹐也移到宋女身上去﹐長門漏靜﹐誰解寂寥﹖痛故國之雲亡﹐悵新朝之失寵﹐因悲成病﹐徒落得水流花謝﹐玉殞香消。」蔡東藩的東西﹐喜渲染誇張﹐輕史料考證﹐雖可讀性強﹐但失之於嚴謹﹐姑妄聽之吧。相比較而言﹐花蕊夫人死於趙光義之手還是比較靠譜些。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