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創新疝氣手術 登國際期刊

創新疝氣手術 登國際期刊

創新疝氣手術 登國際期刊

「疝氣」俗稱脫腸、墜腸、大小仙或大卵泡,是腹腔內部份臟器經由組織上的異常或缺損,造成不正常突出的現象,一般好發於鼠蹊部(腹股溝)處。衛福部新營醫院外科程榮輝醫師最新改良疝氣手術「自體組織及人工網膜合併修補術(TMC Repair)」榮登國際知名的「外科前瞻學術期刊」,以創新方法讓疝氣手術更為精準與完美。

程榮輝醫師表示,典型疝氣症狀是腹部用力時,在腹股溝(鼠蹊溝)或陰囊部位有隆起腫大,不用力或睡覺的時候就消失不見;男女罹患疝氣比例約七比一,據研究發生於右邊佔五成、發生於左邊佔三點五成,雙邊均有約佔一點五成,大多因腹橫筋膜有破洞或壓力所致,不足月早產兒佔比較多。

程榮輝醫師指出,疝氣發生時患者會有程度不等的腹部疼痛及腹部下墜感,最嚴重的會產生腸阻塞,造成腸壞死、敗血症而死亡,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開刀。「自體組織及人工網膜合併修補術(TMC Repair)」復發率低、傷口小、免拆線,可減少疝氣手術併發症,術後即可下床走動返家,快速回到日常工作崗位,大幅提升術後生活品質,也顛覆一般疝氣開刀必需住院的刻板印象。

新營醫院院長陳明智說,為讓疝氣手術更精準,程榮輝醫師特到美、日及當時全球首屈一指的加拿大修迪式疝氣醫院研修,除臺灣疝氣醫學會,海峽兩岸疝氣醫學會,也參加國際性的亞太疝氣醫學會相關事務,曾擔任亞太疝氣醫學會國際大會組織委員會委員,在學術殿堂的醫學會上常做學術專業演講,並擔任座長,獲得疝氣指導醫師頭銜。

程榮輝醫師呼籲有疝氣最好能立即處理,若發現腹股溝(鼠蹊溝)或陰囊部位有隆起腫大時,應立即就診,尋求專業醫師評估診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其他併發症發生。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