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肝炎帶原者定檢 確診肝癌

肝炎帶原者定檢 確診肝癌

肝炎帶原者定檢 確診肝癌

肝炎帶原者定期追蹤發現肝細胞癌,「肝」緊就醫,遠離肝癌威脅。六十二歲謝姓病患是B型肝原帶原者,定期於衛福部院肝膽腸胃科門診追蹤肝功能、血中胎兒蛋白檢測、腹部超音波檢查及影像學等檢查。上個月回診追蹤檢查時,發現肝臟影像學異常,會診外科高浩偉醫師進一步診治,確診為肝細胞癌。經由高醫師詳細解說後,施行肝部分切除手術,目前術後恢復良好,已出院返家休養。

衛福部苗栗醫院外科高浩偉醫師表示,肝細胞癌又稱肝癌,是最常見的肝臟原發性惡性腫瘤。一○八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肝癌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排名第四。主要成因最常見是病毒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因此肝炎防治對肝癌之預防是相當重要的。

高醫師指出,早期的肝癌因腫瘤小,基本上是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若等到有顯著的徵兆,像是皮膚變黃、腹痛、食慾不振、產生腹水或肝功能異常時,往往已是較後期的肝癌。高醫師說明,肝炎帶原者,無論是否有肝硬化,罹患肝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因此國民健康署為強化肝癌防治,提供四十五至七十九歲民眾,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接受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以守護肝臟健康。

高醫師說明,治療肝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術切除肝腫瘤,不要有任何癌細胞殘留,達到腫瘤廓清為主要目的,但有些情況如肝外轉移、嚴重的肝硬化或侵犯大血管都不適合外科手術治療,則需採取其他醫療處置。

高醫師強調,肝癌治療後的定期追蹤極為重要,目的是預防肝癌再復發。定期每三個月至六個月,回診抽血追蹤肝功能指數、胎兒球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懷疑復發則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